碧梧寒景物,呈秋象、好秋光。
正玉雁南飞,金风西动,白露含霜。
瓶中茱萸酒绿,东篱下还见菊花黄。
试问人间佳节,一年几度重阳。共知音一醉紫。
霞觞得徜徉。便短发、萧萧从渠落帽,也自无妨。
龙山高人已往,看龙山依旧晚苍苍。
乐处须开笑口,休思身在他乡。
碧梧寒景物,呈秋象、好秋光。
正玉雁南飞,金风西动,白露含霜。
瓶中茱萸酒绿,东篱下还见菊花黄。
试问人间佳节,一年几度重阳。共知音一醉紫。
霞觞得徜徉。便短发、萧萧从渠落帽,也自无妨。
龙山高人已往,看龙山依旧晚苍苍。
乐处须开笑口,休思身在他乡。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木兰花慢·重阳》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碧梧、玉雁、金风和白露等意象展现了秋意渐浓的景象。诗人通过瓶中茱萸酒和东篱下的菊花,寓言了重阳佳节的传统习俗,感叹一年之中只有一次这样的佳节。他与知音共饮,尽管自己头发稀疏,也不介意摘下帽子,享受当下。诗人提到龙山,暗示登高赏景的传统,虽然那些高人已离去,但龙山的景色依然如故。他强调在快乐的时刻要开怀大笑,不必过于思念远方。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对重阳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的词作。
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
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
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
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
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巅锡杖鸣。
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越中多有前朝寺,处处铁钟石磬声。
兼秩恩归第一流,时寻仙路向瀛洲。
钟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
从来共结归山侣,今日多应独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