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诏遥宣瘴海边,岂应从事独子贤。
身经安博逢除岁,家共屠苏忆别筵。
强作清欢椰瓠酒,坐消馀兴杜陵篇。
蛮歌旅舞无多酌,拟拂宫袍拜远天。
凤诏遥宣瘴海边,岂应从事独子贤。
身经安博逢除岁,家共屠苏忆别筵。
强作清欢椰瓠酒,坐消馀兴杜陵篇。
蛮歌旅舞无多酌,拟拂宫袍拜远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弼在安博这个边疆地区过年的场景,充满了异域风情与浓厚的人情味。
首联“凤诏遥宣瘴海边,岂应从事独子贤”中,“凤诏”象征着朝廷的恩赐和权威,而“瘴海边”则点明了安博的地理位置,环境艰苦。诗人感慨,即便是在如此偏远之地,朝廷的关怀依然能够传递到,这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身边人的赞赏,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保持一份贤德。
颔联“身经安博逢除岁,家共屠苏忆别筵”描述了诗人亲身经历安博的年节,与家人通过饮屠苏酒来回忆往昔的团圆宴席。这里的“除岁”指的是春节,而“屠苏酒”则是古代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饮品,寓意辞旧迎新。通过这一联,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传统习俗相结合,展现了节日的温馨氛围。
颈联“强作清欢椰瓠酒,坐消馀兴杜陵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努力寻找乐趣,以椰瓠酒自娱,借杜甫的诗篇寄托余兴。这里,“清欢”二字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而“杜陵篇”则暗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蛮歌旅舞无多酌,拟拂宫袍拜远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在异乡,但通过“蛮歌旅舞”的方式,诗人试图与家乡的文化产生共鸣。最后,诗人想象自己拂去官袍,向遥远的天空行礼,既是对家乡的深深敬意,也是对自身身份的一种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张弼在边疆地区过年时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缅怀,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罗敷眺清矑,不敢前致辞。
罗敷善鸣筝,弦语调音疏。
使君贵识曲,倾耳听名讴。
初为濮上弹,上宫俨相于。
次作阳春调,韶景逼通都。
都人士与女,唧唧秦家姝。
佳人美无度,夫婿快且殊。
何用识夫婿,丛台接天衢。
白皙耀朱茇,绿鬓专城居。
柱后惠文冠,腰间古鹿卢。
冠引通都士,剑值千万馀。
行拥青丝骑,归燕明月庐。
改柱入清商,冰华浸太虚。
谡谡藐姑唱,漻漻涤烦纡。
曲阕音讵亏,使君意气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