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樱桃》
《樱桃》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团于火色贝,灿极日光珠。

西海瑶池苑,曾城宝树区。

凤帻生犹嫩,龙睛未脱枯。

彤标与霞彩,紫府閟云腴。

(0)
注释
团:聚集。
火色贝:像火焰般的贝壳。
灿极:极其璀璨。
日光珠:日光中的明珠。
西海:遥远的西方海。
瑶池苑:瑶池园。
曾城:曾经的都城。
宝树区:珍宝环绕的区域。
凤帻:凤凰头饰。
生犹嫩:新生的柔嫩。
龙睛:龙的眼睛。
脱枯:摆脱干涸。
彤标:红色标记。
霞彩:彩霞。
紫府:紫色的宫殿。
閟:隐藏。
云腴:丰富的云彩。
翻译
如火焰般的贝壳聚集,犹如日光中的璀璨明珠。
在遥远的西方海上的瑶池园中,曾是珍宝环绕的宝树区域。
凤凰头饰还带着新生的柔嫩,龙的眼睛尚未摆脱干涸的迹象。
红色的标记与彩霞相映,紫色的宫殿隐藏着丰富的云彩之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繁华盛丽的景象,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开篇“团于火色贝,灿极日光珠”两句,用鲜明的比喻形象描写了珍贵的宝石和璀璨的珠玉,其色泽如同烈火般耀眼,如同太阳般明亮,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物的赞赏,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珍奇事物的一种向往。

接着,“西海瑶池苑,曾城宝树区”两句,则是借助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西海瑶池和曾城,以此来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瑶池”和“宝树”,不仅指实物,更有着精神层面的追求,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世界的一种向往。

第三句“凤帻生犹嫩,龙睛未脱枯”则是以凤凰的羽毛和龙眼未完全张开来形容事物之珍稀与独特。这里的“凤帻”和“龙睛”,都是罕见之物,其状态的描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彤标与霞彩,紫府閟云腴”两句,以鲜明的色彩和华美的装饰来描绘一种超凡脱俗的宫殿或仙境。这里的“彤标”、“霞彩”、“紫府”和“閟云腴”,都是用来形容高贵、神秘而又壮丽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无限憧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珍奇宝物的描绘,以及借助仙境和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展现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仅使得诗歌生动鲜活,也让读者仿佛进入到了一个由美与奇幻构成的世界之中。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马病

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

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

(0)

贻夸者

我乐非君乐,君忧非我忧。

蓬蒿与溟渤,终老不同游。

(0)

放鹦鹉二首·其二

虽道长安乐,争如在陇头。

林间祝圣主,万岁复千秋。

(0)

和景仁游寿安

宜阳城下作游人,都为衣冠不系身。

众窍怒号成地籁,也胜终日在红尘。

(0)

和子华游君贶园·其一

甲第朱门久不开,春风潜入发江梅。

今朝丞相双车辙,碾破林间水畔苔。

(0)

观江上人壁许道宁画寒林

昔曾驱瘦马,冲雪过荥阳。

不悟当时景,萧然在此堂。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