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城下作游人,都为衣冠不系身。
众窍怒号成地籁,也胜终日在红尘。
宜阳城下作游人,都为衣冠不系身。
众窍怒号成地籁,也胜终日在红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历宜阳城下时的情景。诗人观察到周围的游人都对世俗的束缚视若无睹,仿佛他们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羁绊。此情此境,让诗人感慨万分,因为这种解脱状态远胜过终日在红尘中挣扎。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物欲横流、世俗纷争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的一种向往。
天壤茫茫,人心殊观,未免因欠思馀。
太山邱垤,同载一方舆。
那更长沙下湿,祝融峰、才比吾庐。
秋风冷,攀缘汗浃,应叹苦区区。
登高,聊尔耳,何须蜡屐,谁暇膏车。
默存处,清都宛在须臾。
笑约乘鸾羽客,窥倒景、拊掌崎岖。
归来把,萸囊菊盏,一为洗泥涂。
少年同仕秦淮口,醉里殷勤扫花帚。
苍颜白发二纪中,梦断赏心并折柳。
非才晚污论思地,分察久观弹击手。
端方期不负耳目,诘曲谁能学跟肘。
善良无忧藜藿采,谗谄有类麇䴥走。
三年执法念少休,万里立功图不朽。
遥知二十五州民,即日春风散醇酒。
吏惊绣斧指东海,士喜文星避南斗。
由来炎云多瘴疠,是处黄茅少林薮。
自从英英贤牧至,蔽芾棠阴地无丑。
同年相逢定倾盖,痛饮何妨暂濡首。
书来不用诧梅花,共说苍生苏息否。
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
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
勋业良平亚,声名丙魏齐。
擎天安玉座,推毂聚金闺。
乡墅休鹏翼,沙堤望马蹄。
新麾辞海上,旧治乐湘西。
岂料占飞鵩,真成梦白鸡。
九重思汝砺,三镇有儿啼。
昔者同朝久,公乎不我睽。
八哀空日诵,一束几时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