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
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
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
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和对友人的邀请。首句“山中无历记时节”表达了诗人隐逸生活的随性与自然,不拘泥于时序。接下来,“望月巡檐探花发”写诗人月下赏花,观察花开花落,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运用比喻,将花开比作佛光般的金色粟粒,又形容其洁白如姑射仙子的肌肤,形象生动,富有禅意。诗人感慨春去秋来,自然界的繁花似锦装点着他的生活,他甚至将花枝插满头,流露出超脱世俗的逍遥心境。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世生活的眷恋,暗示即使在仙境,他也忘不了人间的自在乐趣。最后一联“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以梅花和桂花的芬芳比喻友情的深厚,表达对友人王才臣的期待和邀请,希望他能前来共赏梅花,一同沉醉在诗意的氛围中。
结尾处“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借用典故,以淮阴侯韩信和舞阳侯樊哙的友谊比拟自己与王才臣的关系,表明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期待对方能如卢子不以身份为耻,欣然赴约。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代理学家的诗风。
懒散家风,清虚活计,与君说破。
淡酒三杯,浓茶一碗,静处乾坤大。
倚藤临水,步屧登山,白日只随缘过。
自归来,曲肱隐几,但祗恁和衣卧。
柴扉草户,包巾纸袄,未必有人似我。
我醉还歌,我歌且舞,一恁憨痴好。
绿水青山,清风明月,自有人间仙岛。
且偎随、补破遮寒,烧榾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