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识公,而哀斯文。稷言皋谟,宋艳班香。
四海所宗,一乡何有。瞻之在前,瞠乎若后。
我不识公,而哀斯文。稷言皋谟,宋艳班香。
四海所宗,一乡何有。瞻之在前,瞠乎若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徐泾教授所作的赞语。诗人以稷和皋谟比喻徐泾的学识与德行,稷象征着深厚的学问,皋谟则暗示其高远的谋略。"宋艳班香"进一步赞美其文章之美,如同宋玉的辞藻华丽,班固的文章典雅。"四海所宗"表明徐泾的影响力广泛,受到四方敬仰,然而在故乡却似乎显得低调,这可能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也暗示了他的才德超越了本地。最后两句"瞻之在前,瞠乎若后",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对徐泾的敬仰,觉得他的身影遥不可及,令人赞叹不已。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徐泾教授学识、品德和影响力的高度赞扬。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
下山逄故夫,悲风生罗袂。
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
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
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
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
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
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
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
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从游指点南高胜,蹑屩攀萝兴不赊。
画里馀杭人卖酒,镜中湖曲棹穿花。
千岩半出分秋雨,一径微明逗晚霞。
最是夜归幽绝处,疏林灯火傍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