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
慇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
慇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居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一句,写出了夜幕降临时关上门窗,卸去日间的繁忙,脱下外衣,进入夜晚的宁静状态。这里的“掩重扊”和“抽簪复解衣”,都是静谧生活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平静写照。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水滴的声音在树林间回响,而萤火虫在月光下闪烁,都是一种自然界中的安详之音和柔和之景。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 这两句,则通过秋天露珠凝结的场景,强化了夜晚的清冷与静谧。同时,“人语稀”则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在这个寂静无声的夜晚,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的人声,更加深化了这种感觉。
最后两句“慇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这里的“慇勤”一词,意味着不舍和留恋,而“故山路”则是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地方。“谁与我同归”这一问句,更是诗人的无奈和渴望,有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心情,以及对远方友人深切的思念。
我祝君重来,久任勿再去。
竹马果欢迎,吾侪真有趣。
我祝君重来,陶社月一举。
桃李罗门墙,巍然作贤傅。
我祝君重来,柴桑寻古路。
日日醉东篱,小园时一顾。
我祝君重来,艺林驰广誉。
家置右军书,临池作本务。
我祝君重来,参玄穷太素。
道院首提倡,佛老同超悟。
我祝君重来,浑然无一虑。
名宦兼乡贤,大名千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