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爆栗》
《爆栗》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剔毛罗矮筐,搀砂入圆釜。

炙色紫苞润,迸缝黄肉吐。

桐筴撶热云,松气飒乾雨。

汴种分巨纤,燕价论升斞。

分浆需饴甘,泥舌笑榛苦。

欢应童稚争,健可老病补。

(0)
鉴赏

这首诗《爆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爆栗的过程与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首先,诗人以“剔毛罗矮筐,搀砂入圆釜”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准备爆栗的前期工作,将栗子放入矮筐中,加入砂石,放入圆釜中加热,为后续的爆炒过程做好了铺垫。

接着,“炙色紫苞润,迸缝黄肉吐”,通过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栗子在高温下逐渐变色,裂开外壳,露出金黄色的果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桐筴撶热云,松气飒乾雨”则进一步渲染了爆炒时的热烈氛围,桐筴(一种竹制的工具)在热浪中翻动,如同云朵被搅动,而松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仿佛是干爽的雨水,营造了一种既热烈又清爽的烹饪场景。

“汴种分巨纤,燕价论升斞”则巧妙地将爆栗与地域特色和经济价值联系起来,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栗子大小和价格,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地方文化的了解。

最后,“分浆需饴甘,泥舌笑榛苦”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甜食的喜爱和对苦味的宽容,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甜与苦并存的哲理。

“欢应童稚争,健可老病补”则点明了爆栗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增进家庭成员间情感交流的媒介,以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爆栗制作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萱花

朱蕊离离傍露檐,春葱剪叶碧于蓝。

虚传蠲忿欢能合,不悔飞蓬首自甘。

长日高堂应寿母,佳名小妇爱宜男。

庭前虚种忘忧草,万斛閒愁疗未堪。

(0)

老少年

衰飒西风媚眼前,空亭犹自弄婵娟。

初誇素女颜能驻,争道麻姑色转妍。

红叶旧题无限恨,白头新怨有人怜。

徐娘莫与重相见,拚得多情误少年。

(0)

回波乐·其八十二

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

行即食天厨,坐时请月料。

得禄四季领,家口寻常饱。

职田佃人送,牛马足䜺草。

每日勤判案,曹司无阓闹。

差科能均平,欲似车上道。

依数向前行,运转处处到。

既能强了官,百姓省烦恼。

一得清白状,二得三上考。

选日通好名,得官入京兆。

(0)

西江月·其二

至道不烦不远,至人只在目前。

淮王炼石得冲天,汉世已经千年。

全在低心下人,事该缘分偶然。

安炉置鼎尽周圆,须得汞去投铅。

(0)

题赵承旨竹石图

错刀光彩照琅玕,龙影常从石上看。

六月酒醒开草阁,满天风露作秋寒。

(0)

谒朱文公书院

弦诵时时出薜萝,考槃还许硕人过。

丹崖雨过生书带,九曲月明闻棹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