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九十七》
《诗并序·其九十七》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百姓被欺屈,三官须为申。

朝朝团坐入,渐渐曲精新。

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人。

天子抱冤屈,他于陌上尘。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公。王梵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百姓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抗争。诗中“百姓被欺屈”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弱势群体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同情。接着,“三官须为申”暗示了百姓希望通过神灵来申诉冤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方正义的失望。

“朝朝团坐入,渐渐曲精新”描绘了百姓每日聚集在一起,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或安慰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人”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榆树被砍断后长成柳树,判鬼变成了人,象征着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暗示了希望与转变的可能性。

最后,“天子抱冤屈,他于陌上尘”将视角转向了最高统治者,表达了对天子也未能摆脱冤屈的感慨,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不公的普遍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深切忧虑和渴望。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塔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见山还忆故山中。

(0)

潘公舍人义荣当世第一流人也仆顷得金华私窃自喜将获从公之游洎至而公已云亡至今以为恨金元鼎出公往还诗帖因即公韵和数句于后姑以少见平生慕用之意云

一代名流世许谁,独公皎皎著明晖。

少摅妙蕴聊持橐,欲振孤风便拂衣。

愧我仰高乖晤对,羡君请益探玄微。

今朝刮眼看遗墨,更觉平生万事非。

(0)

得三七侄书说湖山佳趣因以书中语成四韵

今日家书到,从头说故丘。

园林增茂密,池馆愈清幽。

嫩竹已千个,新莲仅万头。

欲归归未得,长是梦中游。

(0)

前日小诗并呈鲁漕

华发萧萧我与君,未能免俗尚驰奔。

相看已是成三老,得暇何妨共一樽。

我欲丐闲归故里,君行趣召入修门。

亦知聚首无多日,且把交情更细论。

(0)

和孟世功二首·其二

不见风标六岁馀,閒中应是乐琴书。

逢辰自合膺殊选,遁世何妨且隐居。

已爱新诗如沈谢,更听高论似严徐。

时来会有腾骧日,未许傍人笑问疏。

(0)

怀归有作

一病兼旬百不禁,愈牵归梦绕家林。

向来岂有功名念,此去断无人我心。

但愿天怜将就木,许从人欲便投簪。

若蒙不靳清闲福,尚惜馀年尽寸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