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
《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

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

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

自信惠文冠是铁,此生宁肯负恩波。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友人林沂即将赴京任职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半晴半雨的天气,绣柱青帘在风中摇曳,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召唤,引人遐想。这里的“绣柱青帘”不仅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景致,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场景。

颔联“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如同过客,短暂而渺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言行如同滔滔江水,留下痕迹。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反思。

颈联“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引用了两个典故。张翰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的故事,象征着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范老祠则是对古代贤者的纪念,芳草繁茂的景象寓意着对美德与智慧的传承。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追求的赞赏。

尾联“自信惠文冠是铁,此生宁肯负恩波”则是诗人对自身信念的坚定表达。惠文冠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坚信自己的理想如同铁石般坚固,宁愿一生不辜负这份深情厚谊,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传达出对个人理想与追求的坚持。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谒文丞相庙

海上干戈百战中,孤舟夜夜泣英雄。

八千里外边尘合,三百年来宋历终。

厓岭被俘真仓卒,燕山就义太从容。

西风吹雨过柴市,独向祠前抚翠松。

(0)

送宋经归蔚州

手折蟾宫丹桂枝,那曾满假更从师。

青由蓝造蓝应让,冰自水生水不知。

去路西风飞叶早,故山疏雨出关迟。

上林春到花如锦,正是都门待子时。

(0)

过芗溪怀五宜翁

就徵一应诏,择退五称宜。

古道甘藏拙,长谋曾出奇。

闽中新郡县,江上旧旌旗。

落日芗溪路,令人有所思。

(0)

鸬鹚滩失缆

鸬鹚滩头浪花白,百丈拿舟上不得。

中流一断去如飞,骨肉相看俱失色。

舟师借问是何人,开头转舵如有神。

大呼一声上滩去,烟树微茫收近津。

昨日舟中读群史,宋元末路正如此。

得人失人势转殊,天北天南恨未已。

我今全家出颠危,痛定思痛翻成悲。

便欲作书献天子,云深山高白日迟。

(0)

送陈白沙归南海·其七

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

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

动静两无碍,此心自愉怡。

入定既云久,此心亦能守。

但恐体用乖,真乐竟何有。

(0)

前感兴六首·其六

秋风撼庭树,落叶乱故枝。

叶本树所生,叶落树不知。

君莫弃黄叶,为君粪树根。

树根得所生,岁岁绿阴繁。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