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惆怅词》
《惆怅词》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河黯淡月光斜,蜡烛分明泪绛纱。

深树无媒引鹦鹉,错抛红豆入他家。

(0)
鉴赏

这首诗《惆怅词》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秋河黯淡月光斜”,以秋夜的河面和斜斜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心境的沉重与孤寂。秋河的黯淡与月光的斜照,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映射出人物情感的低落与迷茫。

次句“蜡烛分明泪绛纱”,将蜡烛的泪滴比作绛纱上的泪水,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悲伤。蜡烛的泪滴象征着情感的流失与消逝,绛纱则增添了一种华美而脆弱的美感,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第三句“深树无媒引鹦鹉”,通过“无媒”二字,暗示了主人公在情感交流上的困境。深树中的鹦鹉无法被引诱,象征着主人公在寻求心灵慰藉时的无助与孤独。这一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主人公在情感世界中的孤立无援。

最后一句“错抛红豆入他家”,以红豆作为比喻,象征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将红豆误投他人之家,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又暗含了对错误选择的后悔与无奈。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惆怅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情感世界中的孤独、哀愁与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陈子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洞察力。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十四

无孔笛子两头吹,韵出青霄彻九维。

可怜一对冤家种,人人鼻孔大头垂。

(0)

还丹复命篇.七言三十首·其一

万物皆从一气生,天清地浊禀生成。

真龙真虎才交媾,一鼎红铅鍊甲庚。

(0)

裘氏义门

夫何于会稽,卓然有裘氏。

同居六百年,相聚三千指。

昔贤钦义方,列奏闻天子。

恩诏保门闾,光华映闾里。

(0)

独居自遣一首寄厚之

平生忧道不忧贫,万里风波一叶身。

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

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

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

(0)

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其二

频把光阴惜寸分,十年阅尽世中人。

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

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

丹元息息添真火,肯使空花翳五轮。

(0)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

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

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