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

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

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为友人魏子介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魏子介才华和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其勤奋学习、追求高远目标的鼓励。

首联“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表达了诗人对魏子介卓越才华的赞赏,以及在见到他时内心受到的震撼。颔联“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运用典故,赞扬魏子介待人接物的宽厚与豪迈,如同古代贤士一般,愿意接纳并包容他人。

颈联“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则进一步肯定了魏子介在商业上的智慧和在学问上的勤奋,将他比作善于积累财富的商人和努力耕作的农民,强调了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成功。

尾联“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表达了诗人期待与魏子介再次相聚,共同探讨学问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魏子介的个人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晚自西堤携楫儿散步

夕阳江水外,曲曲带沙堤。

生意随汀草,閒心付杖藜。

渔舟天上下,人语瀼东西。

稚子偏怜我,相携过竹溪。

(0)

新秋别三首送唐士回·其二

潞水日滔滔,豆花复离离。

新凉动长河,楼船正南驰。

相望日已远,何以慰相思。

愿多东来风,吹雁过京师。

楼头夜初永,起坐薄罗帏。

团圆向人月,鉴我怀中私。

(0)

内阁荷花二首·其二

风吹菡萏并头开,水照金鱼队队回。

映日跳波珠易碎,接云步障锦成堆。

(0)

燕京十六夜曲四首·其三

九衢车马似山河,万金买灯不道多。

已留华月照歌舞,更放香风吹绮罗。

(0)

对菊四首·其二

菊过重阳开更繁,城中车马未曾看。

种来本是山家物,白露青霜共暮寒。

(0)

秋日杂兴十五首·其九

钓台台下浉水清,钓台台上秋草生。

当年谁是持纶者,贤隐山高万古情。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