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何于会稽,卓然有裘氏。
同居六百年,相聚三千指。
昔贤钦义方,列奏闻天子。
恩诏保门闾,光华映闾里。
夫何于会稽,卓然有裘氏。
同居六百年,相聚三千指。
昔贤钦义方,列奏闻天子。
恩诏保门闾,光华映闾里。
这首诗描绘了裘氏家族在会稽地区的卓越事迹与深厚情谊。诗人李光以“裘氏义门”为题,赞颂了裘氏家族六百年的同居生活,以及三千名族人的紧密团结。诗中提到,昔日的贤者对裘氏家族的道义原则深感钦佩,并将此事上奏给天子,最终得到了皇恩的庇佑,家族的荣耀不仅照亮了自身,也映照在邻里之间。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家族成员间相互扶持、共守道义的精神风貌。裘氏家族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缩影,也是人伦情感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谐与社会秩序的价值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