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盗方如猬,何时望息肩。
风烟昏大海,战伐党高天。
有信迷凶吉,无家总后先。
不堪车马地,肉食共愁年。
寇盗方如猬,何时望息肩。
风烟昏大海,战伐党高天。
有信迷凶吉,无家总后先。
不堪车马地,肉食共愁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闻警(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深深忧虑。"寇盗方如猬"形象地比喻贼寇众多,如同刺猬般密集,显示出局势的严峻。诗人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何时望息肩"表达了这种急切的愿望。
"风烟昏大海,战伐党高天"描绘出烽火连天、战事弥漫的画面,暗示了战乱的规模和影响之广。接下来的"有信迷凶吉,无家总后先"揭示了在这样的乱世中,人们难以分辨是非,甚至生存都成了首要问题,家人安全更是无从谈起。
最后两句"不堪车马地,肉食共愁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不满和对普通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指出无论是官僚还是平民,都在为战乱带来的愁苦而共同度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展现了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诗人对于和平与民生的深切关怀。
长安日已远,蜀道胡尔难。
恋恋佳儿心,夜夜梦中还。
一命得取道,万里谁当关。
去时年少行,惊见毛发斑。
母寿古亦稀,儿归良独艰。
菊花酿露魄,豸绣明春颜。
东望拜天子,南国方威蛮。
九阪须叱驭,四牡行歌还。
春来三月好,景足四郊中。
豁豁羁怀放,骙骙马首东。
林深藏鸟语,香远送花风。
缓辔真如意,当途肯叹穷。
远山青掩霭,短草绿蒙茸。
思入兰亭妙,诗嫌谢老工。
洗觥钱换酒,侧帽鬓垂蓬。
野气迷坰坞,茅檐接大空。
感时谁可后,忧世我当雄。
百亩全无种,春饥未卜丰。
杜鹃桥上过,休遇洛阳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