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卿膺显命,元祀向东方。
乔岳瞻青岱,生民有素王。
迈邦齐望秩,过鲁式趋跄。
埽地如躬陟,抠衣俨帝将。
诸峰求禅土,数仞入宫墙。
仰止岩岩外,周旋翼翼旁。
俯窥宜小壤,密造岂升堂。
峻极神应降,惟馨道益光。
往哉公不忝,简在事非常。
愧乏崧高咏,风雩代咏章。
上卿膺显命,元祀向东方。
乔岳瞻青岱,生民有素王。
迈邦齐望秩,过鲁式趋跄。
埽地如躬陟,抠衣俨帝将。
诸峰求禅土,数仞入宫墙。
仰止岩岩外,周旋翼翼旁。
俯窥宜小壤,密造岂升堂。
峻极神应降,惟馨道益光。
往哉公不忝,简在事非常。
愧乏崧高咏,风雩代咏章。
这首诗描绘了石太宰代表朝廷祭祀泰山和曲阜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庄严的祭祀仪式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上卿膺显命,元祀向东方”点明了石太宰作为高级官员,承担着重要的祭祀使命,面向东方进行祭祀活动。这既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彰显了朝廷对祭祀活动的重视。
接着,“乔岳瞻青岱,生民有素王”通过“乔岳”(高大的山)和“青岱”(泰山的别称),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同时也暗示了泰山在古代被视为帝王之山,象征着神圣与权威。
“迈邦齐望秩,过鲁式趋跄”则描述了石太宰在祭祀过程中遵循的礼仪规范,与国家的制度相一致,表现出对传统礼制的尊重和遵守。
“埽地如躬陟,抠衣俨帝将”进一步展示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严谨,石太宰如同登高一般清扫地面,以恭敬的姿态准备迎接神圣的仪式,仿佛是帝王的随从。
“诸峰求禅土,数仞入宫墙”描绘了泰山的地理特征,以及祭祀地点的庄严,暗示了泰山不仅是自然的奇迹,也是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仰止岩岩外,周旋翼翼旁”表达了对泰山的崇敬之情,同时强调了祭祀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不仅限于山脚,而是遍及整个山脉。
“俯窥宜小壤,密造岂升堂”则通过对比,说明了祭祀活动的深入与层次,不仅关注表面的仪式,更注重内心的虔诚与精神的追求。
“峻极神应降,惟馨道益光”表达了对神灵的期待与敬仰,认为神灵会因人们的虔诚而降临,使得道德光辉更加璀璨。
“往哉公不忝,简在事非常”是对石太宰行为的肯定,认为他没有辜负使命,所做的事情非同寻常,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最后,“愧乏崧高咏,风雩代咏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自认无法像古人那样创作出赞美泰山和祭祀活动的诗歌,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祭祀泰山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胁人相乖。
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童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侵人怀。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涧开门䦱。
树岩隐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
坞田将穫乌雀横,秋果正熟猴猿?。
东林淡齑应似旧,唯此足以待尔侪。
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常怀玉垒李谪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顶摩苍天弄白日,方丈蓬莱思清矫。
吾乡夙号山水邦,萦青缭白杂苍缥。
人间要自有佳趣,何必东瞷扶桑晓。
江郎秀色照闽吴,咀嚼自可忘幽悄。
烂柯山与浮云齐,突星骑石凌飞鸟。
何独此山名未耀,无乃潜德避喧扰。
定是壶中小有天,众星未易立谭了。
物之显晦固有数,巧历谁能穷忽秒。
我闻雁岩古来无,山经不载事沉杳。
后世奇秘始发见,游人足迹竟盘绕。
九华妙观人未睹,刘郎当时眼偏瞭。
固知有物必有遇,此理甚明非深渺。
岂惟安定名不腐,自觉刘郎才力少。
我诗那能为重轻,九鼎借助鸿毛小。
群豪自可继唐贤,联名况有诗僧皎。
《安定山》【宋·张恪】常怀玉垒李谪仙,精神浩瀚游八表。顶摩苍天弄白日,方丈蓬莱思清矫。吾乡夙号山水邦,萦青缭白杂苍缥。人间要自有佳趣,何必东瞷扶桑晓。江郎秀色照闽吴,咀嚼自可忘幽悄。烂柯山与浮云齐,突星骑石凌飞鸟。何独此山名未耀,无乃潜德避喧扰。定是壶中小有天,众星未易立谭了。物之显晦固有数,巧历谁能穷忽秒。我闻雁岩古来无,山经不载事沉杳。后世奇秘始发见,游人足迹竟盘绕。九华妙观人未睹,刘郎当时眼偏瞭。固知有物必有遇,此理甚明非深渺。岂惟安定名不腐,自觉刘郎才力少。我诗那能为重轻,九鼎借助鸿毛小。群豪自可继唐贤,联名况有诗僧皎。
https://shici.929r.com/shici/UUIvzh7K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