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梧窗赠林县博坛·其二》
《梧窗赠林县博坛·其二》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古风

眷彼窗中人,读书藉梧阴。

观梧识物理,掩卷契圣心。

天下与国家,本之在一身。

是之谓格物,昭昭如指陈。

苟其不知本,学问徒纷纷。

明德既不立,斯民何由新。

如是焉用梧,用梧成爱淫。

谓之物交物,请以为子箴。

(0)
鉴赏

这首诗以“梧窗”为题,借物喻人,寓意深远。诗人通过描述一个人在窗边读书的情景,引出对读书目的和方法的思考。首句“眷彼窗中人,读书藉梧阴”,描绘了读书人利用梧桐树荫读书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专注的氛围。接下来,“观梧识物理,掩卷契圣心”,表达了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梧桐树来理解宇宙万物的道理,并且在闭书后能与圣贤之心相契合,体现了读书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心灵的感悟和与圣贤精神的共鸣。

“天下与国家,本之在一身”,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指出个人的修养和责任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是之谓格物,昭昭如指陈”,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观察事物(格物)来明辨是非、理解真理的过程,如同指明道路一般清晰明确。

然而,诗人随后提出了对盲目追求学问的警示:“苟其不知本,学问徒纷纷。”如果学习者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那么再多的知识也只是徒劳无功。接着,“明德既不立,斯民何由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就无法得到真正的革新和发展。

最后,“如是焉用梧,用梧成爱淫。谓之物交物,请以为子箴”,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批评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的学习态度,而没有深入理解和实践,甚至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他呼吁人们要像对待自然界的梧桐一样,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交流和模仿上。这不仅是对林县博坛的告诫,也是对所有读者的警醒,强调了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深刻理解和内在转化。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游山偶与客语成句

逢山即便游,不必匆忙去。

四十余年忙,所忙成何事。

(0)

病中漫兴八首·其八

世缘终浅道情深,况是头颅老渐侵。

白社六时销晚节,《朱陵四择》悟良箴。

雕沙画石他生习,点雪消冰近日心。

肤骨总宜双淡漠,不妨皓首寄《珠林》。

(0)

乙巳元日

湖柳侵街水接门,东风缬缬澹微温。

久乘下泽无官韵,乍著红衫有摺痕。

皓首赪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

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樽。

(0)

戊戌初度·其三

閒居心似夹冰鱼,雪里轮蹄亦自疏。

研酒和来香泛帖,瓶花吹落湿沾书。

艰深乍觉诗如谶,消散方知道是虚。

一卷杂华诵未了,被人邀得过僧庐。

(0)

天坛·其一

空坛深净驳琉璃,秃发簪冠老导师。

铜呇金涂秋草里,如今不似世宗时。

(0)

咏怀效李白

人各有一适,汝性何独偏?

爱闲亦爱官,讳讥亦讳钱。

一心持两端,一身期万全。

顾此而失彼,忧愁伤肺肝。

人生朝露促,世福谁能兼。

裴相岂不达,发白方壮年。

北窗高卧人,垂老缺朝餐。

良无丘壑贵,安有火食仙。

陵谷且难平,稊米宁不然。

一毛附马体,安问缺与完。

角者夺其齿,飞者不能潜。

鹏飞不笑鸴,夔行不爱蚿。

尔莫信尔意,两粥拥衾眠。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