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探梅寻春的场景。"探梅公子款柴门",以"公子"代指诗人自己,他轻敲简陋的柴门,期待着梅花的踪影。"枝北枝南总未春",说明此时还未到春天,但诗人对梅花的渴望使得他遍寻枝头,寻找早春的迹象。
"忽见小桃红似锦",诗人惊喜地发现一小片桃花如织锦般绚丽,这意外的色彩让他仿佛置身于桃花源般的仙境。"却疑侬是武陵人",诗人借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自比为武陵渔人,暗示自己在不经意间找到了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流露出内心的欣喜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早春梅花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寓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投老一寸心,独立无攀缘。
兀兀不自聊,愔愔谁与宣。
时有素心人,一枰奉周旋。
得隽非至数,三捷亦偶然。
危思寄方罫,积威下虚弦。
骄矜不须臾,奔北已可怜。
志士珍短景,顾谓璧可捐。
圣门未及藩,远道要著鞭。
缅想运甓翁,操具投长川。
自强圣所臧,怀哉抚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