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十首·其七》
《秋怀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了翁卧淮楚,德望临一世。

忧时九回肠,医国三折臂。

四海一滔滔,扬汤不止沸。

斯人倘可起,姚宋何足继。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秋怀十首》之七,通过描绘了翁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贤才的渴望。

“了翁卧淮楚,德望临一世。” 开篇以“了翁”自比,隐含着自己虽处逆境,但道德声望依然卓然于世之意。淮楚之地,多指南方,此处或暗喻当时南宋的局势,了翁虽身处逆境,却仍保持着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力。

“忧时九回肠,医国三折臂。”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九回肠形容内心的焦虑与痛苦,三折臂则比喻为解决国家问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诗人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以及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决心。

“四海一滔滔,扬汤不止沸。” “四海”泛指天下,这里形容国家的局势动荡不安,如同沸腾的水无法平静。“扬汤止沸”出自《庄子·外物》,意为表面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诗人在此感叹当下的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局势依旧混乱。

“斯人倘可起,姚宋何足继。”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贤才的呼唤与期待。斯人,即指能起而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贤才;姚宋,分别指唐朝的宰相姚崇和宋璟,二人以治国才能著称。诗人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不仅能够解决眼前的困境,更能在治理国家方面超越姚崇和宋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贤才的热切期盼,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怀。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东昌赠朝用同年

雪晴相访满阶泥,流水淙淙总入溪。

名黍同年虽幸甚,会从开榜巳难齐。

杯盘简俭情偏厚,器局深沈语益低。

一夜东昌城下泊,归心非缓为君羁。

(0)

观耕籍田

春郊风动綵旗新,快睹黄衣是圣人。

盛礼肇行非自汉,古诗犹在宛如豳。

朝臣共助三推止,野乐全胜九奏频。

稼穑先知端可贺,粢盛不独备明禋。

(0)

香奁八咏·其八金钱卜欢

宝鸭香飘篆缕浮,金钱倒掷思悠悠。

云边昨夜闻归雁,花外何时听紫骝。

幸得如期犹慰意,若为归晚更添愁。

无凭莫似檐前鹊,几度空教倚画楼。

(0)

采莲曲

明月满大堤,荡舟湖水西。

桨牙鸣浪碎,船尾拂花低。

绿鬟湿香雾,红袖罥芳泥。

采莲不得藕,空妒鸳鸯栖。

(0)

秋怨

雨声绕山来,撼屋风猎猎。

银床暑气消,金井下梧叶。

胭脂堕微泪,鸾镜晓妆怯。

香冷红象梳,髻薄钗燕帖。

(0)

访止公于文溪

杖锡游兹地,过从动隔年。

已无离别想,那有去来缘。

心事青山外,禅机白石前。

偶来非道意,敢借慧灯燃。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