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海鸱夷一棹多,飘然应自老烟波。
身全岂合为齐相,赀累将无愧越娥。
子死千金当市井,师遗一策是岩阿。
会稽山下馀汤沐,士女犹传采葛歌。
浮海鸱夷一棹多,飘然应自老烟波。
身全岂合为齐相,赀累将无愧越娥。
子死千金当市井,师遗一策是岩阿。
会稽山下馀汤沐,士女犹传采葛歌。
此诗《范蠡》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范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智慧。
首句“浮海鸱夷一棹多”,以“浮海”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范蠡乘舟出海的壮举,一个“多”字则暗示了他多次往返于海上,不畏艰难险阻。接下来,“飘然应自老烟波”一句,通过“飘然”二字,表现了范蠡在海上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而“老烟波”则暗示了他在此度过了一生。
“身全岂合为齐相,赀累将无愧越娥”两句,是对范蠡放弃官场权力,选择隐退生活的肯定。这里,“身全”指保全自身,而“岂合为齐相”则表达了对官场权谋的不屑;“赀累”意为积累财富,而“无愧越娥”则是对范蠡在越国的功绩和贡献的认可。
“子死千金当市井,师遗一策是岩阿”两句,通过对比范蠡之子的市井生活与范蠡自己隐居山林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范蠡对个人自由与精神追求的重视。其中,“子死千金当市井”可能是指范蠡之子在世俗生活中遭遇不幸,“师遗一策是岩阿”则暗示了范蠡在山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会稽山下馀汤沐,士女犹传采葛歌”两句,描绘了范蠡在会稽山下的生活情景,以及后人对他的怀念之情。“汤沐”可能指的是沐浴更衣,象征着精神上的洗涤与净化;“士女犹传采葛歌”则表明范蠡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蠡一生的回顾,不仅赞扬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也深刻揭示了其对自由、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细数频年游处,舞榭莺梳,歌筵燕掠。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
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更忆溪边,画桡斜阁。
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
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
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
春波甸线。把船槛、和愁倚遍。
记旧日、胆娘门巷,只在画桥南转。
靠他家、一树枇杷,流莺日日啼歌扇。
向燕子楼边,鹅儿酒内,生受花怜柳眷。
到今日、思量处,空爇尽、沈香火慢。
被东风几阵,晴丝一夜,吹将往事连天远。
鲛珠休溅。便玉京仙圃,也应风景年年换。
閒愁莫惹,城下红桃正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