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频年游处,舞榭莺梳,歌筵燕掠。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
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更忆溪边,画桡斜阁。
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
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
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
细数频年游处,舞榭莺梳,歌筵燕掠。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
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更忆溪边,画桡斜阁。
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
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
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
这首《丹凤吟·送别越生和云臣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细数频年游处”,开篇即点明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回忆往昔的欢聚。接下来,“舞榭莺梳,歌筵燕掠”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当年宴会上的热闹景象,莺燕穿梭其间,充满生机与活力。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则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氛围,垫巾侧帽,两人并肩而立,沐浴在春风之中,画面温馨而浪漫。紧接着,“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新染的竹席,微动的水面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美。
“更忆溪边,画桡斜阁”将思绪带至溪边,画船斜靠,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悠闲自在的日子。接下来,“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如同梦境般模糊,却又真实存在,花影摇曳,墙角静默,增添了几分寂寥。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写出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即使在今夜的阳关之歌中,也难以掩饰心中的伤感,举起酒杯,却只能轻轻放下。最后,“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想象着友人远行后的景象,连天的马蹄声,树上的飞鹊,都充满了孤独与思念。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以荔枝的鲜红与戈船的笼幕,象征着离别时的热烈与哀愁。而“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则是词人自我的写照,身处江南的夕阳中,行迹飘零,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相隔千里,心中仍会怀念彼此的相遇与相伴。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