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凤吟.送别越生和云臣韵》
《丹凤吟.送别越生和云臣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丹凤吟

细数频年游处,舞榭莺梳,歌筵燕掠。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

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更忆溪边,画桡斜阁。

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

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

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

(0)
鉴赏

这首《丹凤吟·送别越生和云臣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细数频年游处”,开篇即点明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回忆往昔的欢聚。接下来,“舞榭莺梳,歌筵燕掠”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当年宴会上的热闹景象,莺燕穿梭其间,充满生机与活力。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则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氛围,垫巾侧帽,两人并肩而立,沐浴在春风之中,画面温馨而浪漫。紧接着,“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新染的竹席,微动的水面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美。

“更忆溪边,画桡斜阁”将思绪带至溪边,画船斜靠,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悠闲自在的日子。接下来,“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如同梦境般模糊,却又真实存在,花影摇曳,墙角静默,增添了几分寂寥。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写出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即使在今夜的阳关之歌中,也难以掩饰心中的伤感,举起酒杯,却只能轻轻放下。最后,“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想象着友人远行后的景象,连天的马蹄声,树上的飞鹊,都充满了孤独与思念。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以荔枝的鲜红与戈船的笼幕,象征着离别时的热烈与哀愁。而“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则是词人自我的写照,身处江南的夕阳中,行迹飘零,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相隔千里,心中仍会怀念彼此的相遇与相伴。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0)

与三山人夜话

静谈云鹤趣,高会两三贤。

酒思弹琴夜,茶芳向火天。

兔裘堆膝暖,鸠杖倚床偏。

各厌池笼窄,相看意浩然。

(0)

题壁

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

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0)

迥拂来鸿急,斜催别燕高。

已寒休惨淡,更远尚呼号。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归舟天外有,一为戒波涛。

(0)

漫成三首·其一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0)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