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里,居住在一处僧院中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凉堂、明河的回忆,以及对小暑、高秋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凉堂里静坐的记忆,那时候看着外面明亮的河水不知不觉中已经流淌了多次,这里的“流”字暗示时间的流逝。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则透露出诗人在小暑时节寻求安静的心灵寄托,但却带着病痛进入了深秋。这不仅反映出自然界季节的转换,也折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中,“水国”可能指的是一处以水为特色的地区或景观,而“云林”则是山林之中的云雾。这里的“重讲”和“旧游”表明诗人曾在这些地方游历过,并且有着深刻的情感寄托。
"此来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僧院,看着月亮缓缓下沉的景象,感觉就像是月亮也在寻找着什么。这里的“还似”表达了一种模糊而深远的情感联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悟。
我家细湖上,桃根夹岸栽。
日昨解维时,正及满堤开。
一为饥火驱,胜游动辄乖。
娇免惜我别,花下几徘徊。
连朝恶风雨,万红总尘埋。
故人喜我至,软脚斟新醅。
方知是寒食,禁烟冻厨斋。
为言甘墩游,惜未吾子偕。
有诗宛如花,春思与墨谐。
人生曾几何,陆陆困黄埃。
明朝定晴霁,新诗尚可怀。
且共扁舟去,扶醉六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