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峰青断海门青,之字江流入杳冥。
月出岛烟常带湿,潮回沙气半浮腥。
眼将天水分离合,身与鱼龙判睡醒。
烟外何人尚吹笛,夜深愁激子胥灵。
越峰青断海门青,之字江流入杳冥。
月出岛烟常带湿,潮回沙气半浮腥。
眼将天水分离合,身与鱼龙判睡醒。
烟外何人尚吹笛,夜深愁激子胥灵。
这首《钱塘江舟中看月》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钱塘江畔舟中观月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联“越峰青断海门青,之字江流入杳冥”以“越峰”、“海门”、“之字江流”等意象,勾勒出钱塘江两岸山峰连绵、江流曲折的壮阔画面,同时“青断”、“入杳冥”则赋予景色以动态感和深远的意境。
颔联“月出岛烟常带湿,潮回沙气半浮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岛屿烟雾弥漫、潮水退去后沙滩上散发的腥味,细腻地展现了夜晚江面的独特氛围,月光与烟雾、潮水与腥气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颈联“眼将天水分离合,身与鱼龙判睡醒”则表达了诗人观景时内心的复杂感受。他仿佛能感受到天与水的交融与分离,自己的思绪如同鱼龙般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游走,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也透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烟外何人尚吹笛,夜深愁激子胥灵”以“烟外吹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似乎有人在远方吹奏着笛声,引发诗人对历史人物伍子胥的联想,以及对深夜中难以言说的愁绪的共鸣。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色彩,也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钱塘江畔月夜的壮美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