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乡曾未见,一见一咨嗟。
越犬吠篱落,村童扑柳花。
十年知可卜,九穗愿非奢。
莫更分南北,乾坤总一家。
炎乡曾未见,一见一咨嗟。
越犬吠篱落,村童扑柳花。
十年知可卜,九穗愿非奢。
莫更分南北,乾坤总一家。
这首《南雪》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虽名为“南雪”,却描绘了一幅南方乡村冬日的生动画面。
首句“炎乡曾未见,一见一咨嗟。”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炎炎夏日与眼前飘落的雪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南方罕见雪景的惊叹与感慨。接着,“越犬吠篱落,村童扑柳花。”两句通过动物与孩童的活动,生动展现了雪后乡村的宁静与活泼,犬吠声中透出几分好奇,而村童在雪中嬉戏,扑打柳花,充满童趣。
“十年知可卜,九穗愿非奢。”这两句则转而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十年之约,九穗之愿,寓意着对丰收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并非过分奢求。最后,“莫更分南北,乾坤总一家。”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呼吁人们超越地域的界限,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表达了对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南雪》不仅描绘了南方雪景的独特魅力,还蕴含了对生活、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