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九秋·其四秋屋》
《十九秋·其四秋屋》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所尖头屋,千山落木风。

日斜葭菼外,人在寂寥中。

倚树见归鸟,开轩闻草虫。

转嫌邻舍近,隔水结茅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秋日景象。诗人以“一所尖头屋”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空间之中。随着“千山落木风”的描述,画面逐渐展开,秋风轻拂,落叶纷飞,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萧瑟氛围。

“日斜葭菼外”,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柔和,远处的芦苇在余晖中显得更加静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静好。

“人在寂寥中”,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出现,将读者的视线聚焦于屋内之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似乎被无限放大,与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接下来,“倚树见归鸟,开轩闻草虫”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倚靠在树旁,诗人看到了归巢的鸟儿,听到了草丛中的虫鸣,这些自然界的生灵仿佛成为了与人对话的媒介,传递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最后,“转嫌邻舍近,隔水结茅篷”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微妙情感变化。原本在寂静中感到的孤独,现在却因邻舍的存在而感到一丝温暖,甚至萌生了结庐水边的想法,渴望与自然更紧密地融合,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转折,展现了深秋时节独有的意境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宁静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长安二月二十二日雪十韵

晓白乾坤静,寒消气候侵。

麦滋堆垄疾,花没聚枝深。

浩荡中春尾,昭苏庶汇喑。

函关双粉蝶,绣岭一瑶林。

鹤冷惊幽梦,莺愁閟好音。

拂衣轻点缀,落酒旋浮沉。

门拥藏高卧,窗明照独吟。

飘时穿箔罅,积处值楼阴。

南客增萧索,东风助浸淫。

年来交态浅,乘兴欲谁寻。

(0)

漫呈盛任道监薄

甲第衡门忆并开,笑谈无日不追陪。

绕栏共觅花时句,隔壁尝呼雪夜杯。

一别青云俱蹭蹬,相逢白首重徘徊。

炎天卧病还同巷,早晚欣闻步屧来。

(0)

春日兴庆池上作

韦杜风光掠眼明,南山秀色入重城。

林端衮衮晴烟起,冰底溅溅乱水鸣。

载酒小舟聊晚泊,隔花幽鸟忽春声。

汉唐壮观今何在,惟有新蒲细草生。

(0)

岳庙斋宫与崔伯宪都官王正甫殿丞饮别二君各以诗送行席上作短篇奉答

乡人分散几流萍,长乐坡头已涕零。

太华相逢聊永日,故交渐少似残星。

别杯犹恨樽前缓,诗笔那容席上停。

车马东西从此隔,明朝惟见乱山青。

(0)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千株缀雪绀园中,数顷花开几度逢。

体莹直忧春欲妒,色孤犹喜月相容。

香浮翠盖台光近,瓣落清樽饮兴浓。

公恰徘徊吟妙句,不须忙打寺楼钟。

(0)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仲春释奠

先圣祠逾重,尊儒世适丁。

上公仪最熟,太学祭频经。

晓月衣冠净,春风俎豆馨。

魏人休请颂,在泮已言形。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