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亭怀亡友韩石耕》
《溪亭怀亡友韩石耕》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隔溪人语寂,花露滴清琴。

不有青天月,谁知此夜心。

阶庭微叶落,怀袖片云深。

思子泪如水,潺湲流至今。

(0)
鉴赏

这首诗《溪亭怀亡友韩石耕》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溪边寂静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念。

首句“隔溪人语寂”,描绘了溪边的宁静,远处传来的人声已归于沉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花露滴清琴”一句,将自然界的露珠比作清琴上的音符,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高洁。

“不有青天月,谁知此夜心”两句,运用反问手法,表达了在没有明月照耀的夜晚,诗人的心境难以被外界理解或感知,强调了孤独与深沉的情感体验。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寂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阶庭微叶落,怀袖片云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景象,微风吹过,庭院中的落叶轻轻飘落,而诗人怀揣着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仿佛那片云深藏在袖中,无法散去。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深厚与持久。

最后,“思子泪如水,潺湲流至今”以流水比喻泪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如同永不干涸的流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感愈发强烈,直至今日仍难以忘怀。这一结尾既是对亡友深深的怀念,也是对永恒情感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孤独与寂静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济南杂兴

山势平临近水亭,白鸥白鹭满沙汀。

柳条待雨仍含冻,麦意违春未放青。

冀北九方能识马,济南一老自传经。

夜来风起连城响,伏枕关心不可听。

(0)

与汗朱言别

思乡当十月,归马带霜寒。

野馆同相忆,河流各自看。

著书应闭户,阅世好加餐。

暂坐休辞醉,离亭柿叶丹。

(0)

玉宸观

深山楼阁拥仙官,桧柏苍苍入殿寒。

废井但从沙际识,残碑多半雨中看。

炉烟半拂黄金座,云气晴低白玉坛。

福地久传人不到,遗踪何处觅真丹。

(0)

钱础日先生同吴门程彦明小饮斋中各以诗赠用韵奉答

轻风梅柳暗相催,客到荒除破石笞。

此日一尊逢暮雨,频年双泪对花开。

空堂木榻披书坐,春水兰舟问字来。

镫火严城知不禁,须教明月照深杯。

(0)

松下遣怀

秋意日寥廓,瞑色散微雨。

高风天外来,吹我孤松树。

翻然落空翠,澹与云阴互。

查冥寒涛生,微闻滴香露。

幽人岩石间,抱此物外慕。

庶几岁寒心,聊以保迟暮。

(0)

出浔阳郭由东城陂入庐山

始离浔阳郭,言向名山行。

逶迤陟泉坂,潦越瞰江城。

匡庐望犹远,四山已纵横。

顾指心目豁,披拂襟袖清。

岩长密林亘,天肃高霞晴。

阳崖翠叶暗,阴壑丹树明。

绝石路始转,入谷身已轻。

奔涧互流响,栖禽挟鸣声。

幽趣昔所惬,放旷从此生。

宿痾真可捐,俗累岂我撄。

誓当卜田舍,将毋来玉京。

游岳挈禽庆,敕家疑向平,踟蹰待婚嫁,岂非儿女情。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