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入秋草,幽独得栖迟。
车马来何屡,樵苏不自期。
书成玄尚白,衣敝素为缁。
予亦贫非病,君应信所为。
衡门入秋草,幽独得栖迟。
车马来何屡,樵苏不自期。
书成玄尚白,衣敝素为缁。
予亦贫非病,君应信所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与友人君章的会面情景,以及二人在生活境遇上的相似之处。首句“衡门入秋草,幽独得栖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荒凉的画面,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秋草则暗示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萧瑟,整体营造出一种隐居避世的氛围。接下来,“车马来何屡,樵苏不自期”两句,通过频繁的车马往来和日常生活的忙碌,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书成玄尚白,衣敝素为缁”则是对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玄与白、素与缁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这里用来比喻知识或观念的转变,以及衣物的磨损,暗示了诗人对事物认知的深刻变化和生活的朴素态度。最后,“予亦贫非病,君应信所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坦然接受,即使贫穷也非疾病所致,言下之意是精神的富足远胜物质的充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
郑子有才不可羁,卓立天骨矜权奇。
郑子能文苦不遇,即今三十已虚度。
少年曾读等身书,寻常咳唾皆成珠。
饥来一字不堪煮,吁嗟吾道其非欤。
小住京华歇行脚,依旧归心殊落落。
如入宝山空手回,江湖与我同飘泊。
买鱼沽酒向沙津,一醉东风桃李春。
英雄未必无知己,相尔岂是蓬蒿人。
枯枝策策鸦如叶,老树萧萧雀噪雪。
小掩柴门半不开,欲落未落更清绝。
痴云堕地天乍低,朔吹号空树欲折。
遥山积雾半霏微,忽地残阳漏明灭。
银海微茫天半枯,素旗隐约云中掣。
十分暝色入篱落,一片寒光压衣缬。
雀舌待烹陶谷茶,麈尾思霏王衍屑。
伫看飞絮竞颠狂,莫使空花太飘瞥。
祈麦定生野老欢,戏玉要听山童说。
会当出作探梅游,板桥倒跨驴鞍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