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离浔阳郭,言向名山行。
逶迤陟泉坂,潦越瞰江城。
匡庐望犹远,四山已纵横。
顾指心目豁,披拂襟袖清。
岩长密林亘,天肃高霞晴。
阳崖翠叶暗,阴壑丹树明。
绝石路始转,入谷身已轻。
奔涧互流响,栖禽挟鸣声。
幽趣昔所惬,放旷从此生。
宿痾真可捐,俗累岂我撄。
誓当卜田舍,将毋来玉京。
游岳挈禽庆,敕家疑向平,踟蹰待婚嫁,岂非儿女情。
始离浔阳郭,言向名山行。
逶迤陟泉坂,潦越瞰江城。
匡庐望犹远,四山已纵横。
顾指心目豁,披拂襟袖清。
岩长密林亘,天肃高霞晴。
阳崖翠叶暗,阴壑丹树明。
绝石路始转,入谷身已轻。
奔涧互流响,栖禽挟鸣声。
幽趣昔所惬,放旷从此生。
宿痾真可捐,俗累岂我撄。
誓当卜田舍,将毋来玉京。
游岳挈禽庆,敕家疑向平,踟蹰待婚嫁,岂非儿女情。
这首清代诗人李绳远的《出浔阳郭由东城陂入庐山》描绘了诗人离开浔阳城后,踏上通往庐山之路的情景。他先是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俯瞰着江城,虽然庐山还遥不可及,但四周的山峦已经让他心胸开阔。沿途景色优美,岩间深林连绵,天空晴朗,阳光下的翠叶与山谷中的红树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路径转向,诗人感到身心轻松,涧水奔流声和鸟鸣交织成悦耳的乐章,勾起了他往日的幽静情趣。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摆脱,决心在山水之间寻找宁静,甚至计划在庐山附近购置田舍,远离尘世喧嚣。他想象着带着禽鸟游玩,仿佛回到了古代隐士的生活,然而对婚嫁之事的犹豫,又透露出一丝儿女情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筮易常逢坎,推星但值箕。
老虽齐渭叟,穷不减湘累。
巷月鸣衣杵,庖烟爨豆萁。
秋深病良已,且复强伸眉。
雪晴萧散曳筇枝,小坞寻梅正及时。
临水登山一年恨,十分说似要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