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四》
《鹧鸪天·其四》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0)
注释
微风:轻微的风。
江:江河。
分明天水:天与水界限分明。
澄光:清澈的光芒。
好处:美好的事物。
闲地:安静、悠闲的地方。
有底忙:有多少忙碌。
心既远:心灵远离尘世。
味偏长:品味更深远。
粗布:粗糙的布料。
无裳:没有华美的衣服。
归田乐:回归田园的乐趣。
桃源: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翻译
收敛了微风,江面不再可见,天水交融,一片明亮澄净的光芒。
自古以来,美好的事物都让位于宁静之地,让人感叹人生中有多少忙碌是多余的。
心灵已远离尘嚣,品味变得特别悠长,要知道,粗布衣裳胜过华丽无用的衣裳。
从现在起,我明白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何必执着于桃源才是真正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净无为的境界。"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淡泊明志生活态度的向往。

接着,"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这几句,则更深入地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心既远”指的是心灵的超然物外,“味偏长”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和品味,而“须知粗布胜无裳”则强调了朴素生活的真实价值,超越了物质的表象。

最后,“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两句,直接点明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肯定和向往。这里的“归田乐”指的是回归自然、简单生活带来的快乐,而“何必桃源是故乡”则表达了对理想家园的追求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地方,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回归本真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一

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

(0)

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其二

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

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炉沈水醉红灯。

(0)

留题清渭楼

黄公爱山不知休,终日不下清渭楼。

与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0)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其三薏苡

叶如华黍实如珠,移种官庭特葱茜。

但蠲病渴付相如,勿恤谤言归马援。

(0)

塞北行

五月无芳草,经年不见花。

苍烟埋古木,朔吹卷龙沙。

犹逢阿母海,愁看白博叉。

彷佛南箕下,遥遥望汉家。

(0)

题习斋

寓形宇宙间,所至习乃成。

事以习故熟,艺以习故精。

婴儿始匍匐,习之能自行。

南人初学没,习惯如履平。

承蜩有馀巧,解牛新发硎。

是皆习熟故,见者为之惊。

矧惟君子学,吾道深而宏。

欲穷圣贤域,精微故难明。

圣贤与愚鄙,何啻莛与楹。

愚夫堕恶习,自蹈谷与坑。

善恶分舜蹠,毫釐当细评。

莫将朱夺紫,无使渭浊泾。

根源见端的,履践严度程。

容貌必齐庄,坐立无倚倾。

视听一于礼,言语纯于诚。

百行孝为本,战战如奉盈。

操行洁冰玉,宇量涵沧溟。

经德岂干禄,为善非近名。

方其学习初,是非交战争。

见义勇必为,有过时自抨。

造次必致察,思虑防始萌。

恶念痛扫除,用力如用兵。

善端谨护持,保己如保城。

新功生者熟,旧习熟处生。

一心湛不挠,四体明且清。

平居寡悔尤,处困心亦亨。

谁知人寰中,有此天爵荣。

嗟予资浅薄,役于蕞尔形。

主宰未纯一,气血时纵横。

岁月不我与,循省敢遑宁。

以习名其斋,为我座右铭。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