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无芳草,经年不见花。
苍烟埋古木,朔吹卷龙沙。
犹逢阿母海,愁看白博叉。
彷佛南箕下,遥遥望汉家。
五月无芳草,经年不见花。
苍烟埋古木,朔吹卷龙沙。
犹逢阿母海,愁看白博叉。
彷佛南箕下,遥遥望汉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塞北行》,描绘了塞北荒凉而寂寥的景象。五月本应草木繁茂,但这里却“无芳草”、“不见花”,显示出边地的贫瘠和生机的匮乏。"苍烟埋古木",用烟雾笼罩着古老的树木,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朔吹卷龙沙"则以强劲的北风卷起漫天黄沙,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的恶劣气候。
诗人笔下的"犹逢阿母海",可能指的是黄河,暗指身处异域仍能遥想故乡的母亲河,流露出思乡之情。"愁看白博叉"中的"白博叉"可能是对边疆地形的描述,也可能象征着战事或艰难困苦,诗人的心情因此而沉重。最后两句"彷佛南箕下,遥遥望汉家"中,南箕是古代星宿之一,诗人仿佛在南箕之下眺望远方的中原故土,表达了深深的思归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塞北的荒凉与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
望岁忧农事,为霖属柄臣。
吁嗟动云汉,精祲验天人。
霏雾凝空曲,雄风激水滨。
驱除断炎燠,洒埽净埃尘。
势欲翻河海,声疑过鬼神。
山川共秀发,穹壤划清新。
庶物含生意,元和倚大钧。
穴蛟深奋角,辙鲋默翻鳞。
雷电天威远,耕桑帝力匀。
依然四时正,好在万家春。
会府开清旦,高堂引庆宾。
沃焦心有待,濯热正无伦。
蒸础遗占信,随轩旧史真。
京师并福润,爻象在经纶。
舞罢看佋服,谈馀识垫巾。
新诗追大雅,舆诵洽烝民。
单袷寒仍薄,清和气已震。
晴晖明旭日,霁色卷高旻。
亹亹希前哲,凄凄幸及辰。
阳秋书闵雨,一颂鲁公仁。
将女随郎过渭城,正如前曰武陵行。
当时底事伤离别,今日安知隔死生。
渺渺平波侵汉苑,累累高冢厌秦京。
登临感慨寻常事,何况衰年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