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江潭月几圆,相怜人面不如前。
依稀旧日芳菲在,秋雨梧桐十二年。
一别江潭月几圆,相怜人面不如前。
依稀旧日芳菲在,秋雨梧桐十二年。
这首诗《忆旧》由明代诗人方孟式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时间的流逝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首句“一别江潭月几圆”,以“江潭”点明地点,暗示离别之地的宁静与美丽,而“月几圆”则以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与和谐,但此处的“几圆”又暗含了遗憾与不完整,为全诗定下了怀旧的基调。
次句“相怜人面不如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人面”不仅指具体的面容,更包含了与之相关的记忆、情感和故事。与“不如前”形成对比,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好似乎变得不再如初,引发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后两句“依稀旧日芳菲在,秋雨梧桐十二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仿佛在回忆中看到了过去那些美好的场景,尽管这些记忆已经模糊,但它们依然存在于诗人的心中。特别是“秋雨梧桐”这一意象,既勾勒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也蕴含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深刻寓意。十二年的跨度,不仅拉长了时间的距离,也让这份怀念显得更加深沉和悠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莫吹尽、枝头花片。试剩残红,待侬归见。
蝶舞蜂喧,燕嗔莺诧倍零乱。
问春不语,空拍得、阑干遍。
碧树纵多情,也只说春深春浅。翠钿。
谩云鬟半亸,柳絮乱飞空院。
芳华易歇,算便把、绣帘轻卷。
便洒出、万点湘斑,总难把、蕉痕都展。
怪昨夜姮娥,偏照年时人面。
出门揩倦眼,问春事,可谁酬。
正拂帽烟丝,沾衣润绿,双桨微沤。
红楼,乍寒乍冷,怕开帘人被落花羞。
惊蝶难寻旧影,暮莺如咽枝头。沧州,怅惘前游。
江海别,几经秋。傍斗牛北望,山颦水怨,日淡云收。
东流,送春万里,向津桥人静忽沉忧。
梅雨清和近也,白騧曾许迟留。
紫云叠奏。又素彩流辉,露庭如昼。
翠水瀛壸,不近世间尘垢。
琼楼玉宇高难问,正轻衫、峭凉侵透。
碧波荡漾,不眠吴质,桂香盈袖。记岁岁、商歌发后。
尽凭阁无言,旅怀如酒。佳节难逢。三百六旬惟有。
愁来愁去浑閒事,底关心、沈郎清瘦。
放怀促坐,香消烬灺,顿忘深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