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暑》
《秋暑》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七月热,如焚复似烹。

炼成女娲石,烈甚祖龙坑。

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

黄昏一阵雨,高枕听韶声。

(0)
翻译
七月酷暑炎热无比,仿佛被焚烧又像在煮沸。
炼制出如同女娲补天石般的高温,比祖龙陵墓中的火更炽烈。
月亮的洞穴难以攀登,天河也无法阻挡它的倾泻。
黄昏时分下了一场雨,我高枕无忧,倾听雨后的韶乐之声。
注释
七月:指农历七月,夏季最热的时候。
如焚:形容极热,像被火烧一样。
似烹:比喻高温像煮东西一样。
女娲石:神话中女娲补天的五彩石,象征极高的温度。
祖龙坑:相传秦始皇陵墓中的大火,这里借指极热之地。
月窟:月亮的洞穴,比喻难以到达的地方。
天河:银河,这里比喻天空。
挽倾:阻止倾泻,形容力量极大。
黄昏:傍晚时分。
韶声:古代赞美音乐,此处指雨后可能带来的宁静和谐之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景象。"□□七月热, 如焚复似烹"两句形象地表达出炎热的程度,比喻七月的高温就像是炼化女娲石一样,甚至如同祖龙坑中的烈火。这不仅强调了天气的酷热,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天气的无奈和苦恼。

"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两句则是从自然景观角度描绘炎热。月亮似乎被热浪所笼罩,无法直接攀登,甚至连天上的银河也不愿意倾泻下来,以避免与这炙热大地的接触。这既衬托出夏夜的寂静,也反映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最后两句"黄昏一阵雨,高枕听韶声"则是转折点。黄昏时分,一场短暂的雨带来了一丝凉意,诗人高枕聆听着雨后的韶光,这里的“韶声”可能指的是雨后清新的空气和微风的声音,或许也包含了雨滴落地的声音。这里表达出一种对凉爽的享受,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热为主,冷为辅,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炎夏与凉意的对照美,抒发了诗人对于酷暑中的无奈和对清凉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客中闻从兄岛游蒲绛因寄

遥遥行李心,苍野入寒深。

吟待黄河雪,眠听绛郡砧。

差期逢缺月,访信出空林。

何处孤灯下,只闻嘹唳禽。

(0)

金州别姚合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

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

松间楼里月,秋入五陵看。

(0)

赠功成将

定难在明略,何曾劳战争。

飞书谕强寇,计日下重城。

深雪移军夜,寒笳出塞情。

苦心殊易老,新发早年生。

(0)

王将军

大志无心守章句,终怀上略致殊功。

保宁帝业青萍在,投弃儒书绛帐空。

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将星依旧当文座,应念愚儒命未通。

(0)

题马迹山

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缥缈间。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0)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其三

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

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握手相看其奈何,奈何其奈天明别。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