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其三》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

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握手相看其奈何,奈何其奈天明别。

(0)
翻译
雨淅淅沥沥啊杜鹃悲切切,倾倒的冠帽靠着即将熄灭的灯。
疲惫的僮仆被呼唤后又沉入梦乡,公鸡拍打着翅膀啼叫三声后静默。
我们紧握双手相对无言怎么办,怎么办,只能无奈地面对天明时的离别。
注释
雨潇潇:形容雨声淅淅沥沥。
鹃咽咽:形容杜鹃鸟叫声悲切。
倾冠:帽子倾斜,表示人处于不整装状态,可能是因为忧伤或疲惫。
倒枕:枕头倒了,同样暗示人不安稳的睡态。
灯临灭:灯光即将熄灭,象征夜晚即将结束或某种情境的终结。
倦僮:疲惫的僮仆,僮指年轻仆人。
呼唤应复眠:被叫醒后又再次入睡,显示出极度的疲倦。
啼鸡:打鸣的公鸡。
拍翅三声绝:鸡拍打翅膀并啼叫三声,然后停止,可能象征某个事件的结束。
握手相看:手牵手相互对视,表达深情与不舍。
其奈何:怎么办,表示无奈或无助。
奈何其奈:重复使用加强语气,强调无可奈何。
天明别:天亮时分别,意味着不得不分离的时刻即将到来。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首句“雨潇潇兮鹃咽咽”描绘了一种凄凉的夜晚景象,细雨如泣,连绵不绝,就像诗人心中不断的思念。

接下来的“倾冠倒枕灯临灭”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情绪低落,甚至连头上的帽子都无力去正,仿佛连照明夜晚的小油灯也随时都会熄灭,暗示着希望的渺茫。

第三句“倦僮呼唤应复眠”中,“倦僮”指的是疲惫不堪,诗人在无尽的离别痛苦中,只能选择暂且安慰自己,回到梦乡去逃避现实。第四句“啼鸡拍翅三声绝”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清晨和最终的告别进行描绘,啼鸡一词传达出时间流逝、分离在即的紧迫感。

最后两句“握手相看其奈何,奈何其奈天明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哀愁。面对即将到来的天亮和无法抗拒的分别,诗人只能无助地与朋友紧握双手,深情凝视,心中充满了“奈何”的无奈和悲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面对离别时那种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力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陈元孝遗象·其一

南村晋处士,汐社宋遗民。

湖海归来客,乾坤定后身。

竹堂吟暮雨,山鬼哭萧晨。

莫向厓门去,霜风正扑人。

(0)

胡三应瑞爱皋亭山水有结庐之原诗以坚之·其一

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

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

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

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

烟钟际暝答村春,渔火沿流破溪雾。

眼前好景画难真,身外良图计非误。

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

(0)

看山口占

江上晴光暖翠薰,几峰回合几峰分。

濛濛俄失峰无数,腾起樵夫脚底云。

(0)

巴河登览

绿云去已缅,憩石复孤往。

忽逢坡路转,始见墟烟上。

一犬吠花阴,数翁灌蔬壤。

问途俱未答,松下自偃仰。

落日起离思,飞泉送秋响。

踟蹰西涧断,隔水听归桨。

(0)

移居盘山·其二

安卧惭高士,恒饥泣小儿。

牵衣嗔宴起,索食问朝炊。

语涩翻成笑,情閒且赋诗。

南山一顷豆,悔不及耕时。

(0)

怀任澹存园居

浮云结曾阴,天色惨将夕。

城中转萧条,何况园居客。

柴门闭荒烟,萝径断行迹。

四山晚逾翠,一水寒自碧。

饥禽将子鸣,落叶和苔积。

应迟子猷棹,未蜡阮生屐。

何时就君宿,把酒话畴昔。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