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
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
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
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
烟钟际暝答村春,渔火沿流破溪雾。
眼前好景画难真,身外良图计非误。
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
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
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
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
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
烟钟际暝答村春,渔火沿流破溪雾。
眼前好景画难真,身外良图计非误。
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胡三应瑞建议朋友若在皋亭山下购置居所,应种植三百棵梅花,以增添冬日的清香和视觉美感。梅树环绕的茅草堂和门外的小桥,构成了一幅清雅的画卷。诗人想象春天过后,梅花凋零,树叶茂密,雨后苔藓滋生,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邻居老人前来分享修竹的经验,鸟儿也引人寻觅山间小径,呼应着村里的晚钟和溪边渔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夜晚景象。诗人感叹眼前的美景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认为在此居住是正确的选择。最后,他想象乘着小舟,带着琴来访友人,月光洒在简朴的柴门前,增添了拜访的温馨气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皋亭山水的魅力,以及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一方灵迹两峰间,左右芒山与砀山。
胜地昔曾钟王气,高僧谁此掩柴关。
翚飞巍殿烟瓴碧,翠削层崖苔藓斑。
千古英雄无处问,岭头依旧白云间。
旧邸三乘辟,佳辰万骑留。
兰图奉叶偈,芝盖拂花楼。
国会人王法,宫还天帝游。
紫云成宝界,白水作禅流。
雁塔昌基远,鹦林睿藻抽。
欣风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硕儒延凤沼,金马被鸿私。
馔玉趋丹禁,笺花降紫墀。
衔恩倾旨酒,鼓舞咏康时。
暂觏群书缉,逾昭盛业丕。
接筵欣有命,搦管愧无词。
自惊一何幸,太阳还及葵。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
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
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