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囊山觉初长老·其一》
《哭囊山觉初长老·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岂谓茶毗速,龛前一怆情。

空留尊宿貌,难问小师名。

骨已迎归塔,衣多唱入城。

百年如此过,何异不曾生。

(0)
注释
岂:难道。
谓:认为。
茶毗:火化。
速:迅速。
龛:佛龛。
前:面前。
一:一点。
怆情:悲伤之情。
空:只。
留:留下。
尊宿:僧侣。
貌:模样。
难:难以。
问:询问。
小师:小师父。
骨:尸骨。
迎归:迎接归来。
塔:佛塔。
衣:衣物。
唱入:诵经声伴随。
城:城市。
百年:一生。
如:像。
此:这样。
过:度过。
何异:与...有何不同。
不曾:未曾。
生:出生。
翻译
怎能说火化如此迅速,面对佛龛我心中充满哀伤。
只留下僧侣的遗像,却无法询问小师父的名字。
尸骨已被迎回佛塔,僧衣常伴着诵经声进城。
一生就这样度过,与从未出生有何不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长老辞世后的凄凉情景。"岂谓茶毗速,龛前一怆情"表达了对逝者匆忙离去的不舍和哀伤之情,茶毗即是古代佛教中火化遗体的仪式,龛则是埋骨之地。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细节,抒发了对逝者的怀念。

"空留尊宿貌,难问小师名"一句,则表达了对逝者形象依旧而其名未能流传的哀叹。尊宿指的是逝者的旧居或遗容,小师则可能是对逝者的一种敬称。

接下来的"骨已迎归塔,衣多唱入城"更进一步描绘了逝者遗体被安置于塔中的情形,而其遗物却被人们争相占有,带回家中。这里的"塔"通常指的是僧人的墓塔,而"衣多"则可能是指佛教僧侣所穿之服。

最后两句"百年如此过,何异不曾生"则是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这番描述,表达了对逝者以及一切生命短暂易逝的感伤,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空寂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沉思。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回忆和对其离世后遗物处理方式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寄托哀伤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桂枝香.赋桂用周草窗韵

浓枝孕绿。乍崖树早凉,偷送奇馥。

影逐冰轮,渐满翠峰卅六。

中庭露白栖鸦冷,逗西风、珠泪难掬。

绛云飞尽,孀娥怨起,暗魂销足。漫忆延秋旧屋。

散半亩香尘,吹碎黄玉。双泛茶瓯,钗朵看攒金粟。

而今羞问天涯月,伴青瓷、空画凉烛。

小山人老,灵波殿远,信沉幽谷。

(0)

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

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

新潮拍岸添瓜蔓,小艇穿桥宿藕花。

愧比逋仙亭畔鹤,枉谈壮叟井中蛙。

琴尊待践西湖约,一棹临流刺浅沙。

(0)

羽调解语花.镜香亭荷花,用草窗自制曲韵

云红作壁,水绿摇天,凭栏晚阴客寂。

万叶扶花,薜萝衣都被露华吹湿。

唐时皓月,浑抹出西湖卵色。

冷处却输鱼翠,占秋影,先偷得。

年年亭上,载酒人坐,乱香心苦似莲菂。

往日吴娃袜罗边,多恐战时尘接。

休弹宝瑟,谁惜湘灵仙路窄。

醉扫碧苔碑上字,还等崔斯立。

(0)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其一醉花阴

洗罢疏桐补清课。问谁拥桃笙娇卧。

笺待拂墨停磨。着甚来由,苦把湘毫涴。

且莫倚玉箫吹,怕惊得花边梦儿破。

(0)

菩萨蛮.望月有怀

桂宫寂寞花前后,天阶玉露金风骤。

云外小骖鸾,也愁高处寒。

夜明秋半镜,暗缺山河影。

灯火梦长安,觉来西笑难。

(0)

正月廿二日夜三更雷始鸣

风狂雨急夜三更,隐隐春雷已作声。

节候数来先十日,多应群蛰未全惊。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