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云深处死,太息柰君何。
诗友俱来吊,埋铭久未磨。
箕裘无子继,书画落人多。
旧宅今移主,斜阳掩涕过。
瘴云深处死,太息柰君何。
诗友俱来吊,埋铭久未磨。
箕裘无子继,书画落人多。
旧宅今移主,斜阳掩涕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悼念友人叶孝锡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逝去生命的哀伤和对亡者的怀念之情极为深沉。
“瘴云深处死”一句,通过设定一个阴霾、神秘的自然环境,传达了诗人对叶孝锡英年早逝的悲痛。瘴云象征着死亡的阴影笼罩,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心理情感的映射。
“太息柰君何”表达了诗人的无尽哀叹和对亡者的思念之深。这里的“柰”,可以理解为一种渴望或者期冀,但这种期冀已经不可能实现,故而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诗友俱来吊,埋铭久未磨”则描绘了一幅朋友们聚集在墓前,共同哀悼亡者的画面。这里的“诗友”,不仅是指文学上的伙伴,更有情感上的深厚联系。而“埋铭久未磨”则意味着对逝者记忆和尊崇之情将长存。
“箕裘无子继,书画落人多”这两句,通过对叶孝锡遗物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哀思。箕裘是古代用来覆盖棺木的布料,这里指的是没有后嗣承袭的遗产。而“书画落人多”,则说明叶孝锡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被后人所传承,但这也增加了诗人对于逝者的不舍和对其才华早夭的惋惜。
“旧宅今移主,斜阳掩涕过”最后两句,则描绘出了叶孝锡生前的居所现在已易主而居的凄凉景象。斜阳,即西斜的太阳,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和悲凉之情。这两句强化了诗人对于亡者及其往事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友情、个人遗产以及旧宅变迁等多个层面进行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的不忘记忆。
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
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
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
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
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
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
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
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
我思贤哲人,不与寻常肩。
方其髫龀日,事业先可占。
温公当年事,谁把丹青传。
伟哉击瓮时,仁智亦两全。
公昔相元祐,忠义称名贤。
谁知及物功,已见成童年。
人心妙不测,运用合机权。
试看此儿嬉,伊谁教能然。
古今一俯仰,人物成灰烟。
我心良悠悠,浩叹秋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