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木海上刻诗》
《立木海上刻诗》全文
唐 / 李赞华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ǎishàngshī
táng / zànhuá

xiǎoshānshānshānquán

xiūjiànxiāngréncóngtóuwàiguó

注释
小山:形容山体较小。
压:覆盖或挤压。
大山:指体积或地位较大的山。
全无力:完全失去了力量或抵抗。
羞见:感到羞耻而不愿相见。
故乡人:家乡的人。
从此:从这一刻起。
投:离开,投奔。
外国:指非本国的地方。
翻译
小小山峰压在大山之上,大山显得无比无力。
他感到羞愧,不愿再见故乡的人,于是决定背井离乡,远赴他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赞华的作品,名为《立木海上刻诗》。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心境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这里的小山和大山,可以比喻为弱小的力量与强大的权威或现实。在这个意象中,小山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够压制住大山,显示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对抗。而大山尽管庞大,却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无力。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弱小者在某些情形下能挑战强者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与正义的深刻体会。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这两句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在故乡,这里被称作“故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地。但在这里,诗人却感到羞愧,不愿再面对熟悉的人们。这份羞愧可能源于个人经历、社会评价或是内心的自责。因此,诗人选择了逃离,从此“投外国”,这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选择,更是情感上的放逐和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情绪世界。它既有力与弱、正与邪的对抗,也有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这不仅是一个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更是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共鸣的心声。

作者介绍
李赞华

李赞华
朝代:唐   生辰:899年―936年

  经历:一般指耶律倍。小字图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926年,封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926年太祖病逝后,耶律德光继位为帝。天显三年(928年)东丹国南迁,升东平为南京。同时耶律德光对耶律倍施以控制和监视。930年耶律倍弃国投奔后唐。936年后唐发生政变,耶律倍遇害,葬显陵。947年,耶律德光去世。耶律倍长子耶律阮最终夺回了皇位,追谥耶律倍为让国皇帝
猜你喜欢

送刘金部三首

绮鸾衔诏碧霜林,按部归来听好音。
卧看蜀云山历历,行游兰省夜沉沉。
柔桑平带三川绿,苍桂同铺百里阴。
天子虚怀求妙道,肯令公负一生心。

(0)

送钱使者三首

不须回首汉皋亭,白发愁催却易生。
好梦先依鸾仗去,此身聊伴剑云行。
随辀芳草真无赖,送客黄鹠似有情。
故国要知何处是,望湖楼下锦衣城。

(0)

铁山祠成二首

缥缈团空翠一围,丛神社鼓日相依。
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
鸟鼠莫栖新蕊殿,风尘从染旧龙旗。
门前汗马蹄翻玉,犹似当年力战归。

(0)

安居濒江小蓝留三小诗

观水观澜见会同,人情难似水朝东。
寄声嘱付王家老,深锁堂前悲翠笼。

(0)

题冯园三首

林园暖日注蔫红,啼鸟得来树亦空。
莫道主人无意在,解将篱落护春风。

(0)

宿西谷院六首

野水无穷意,幽花不断香。
残春孤客恨,惟与汉天长。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