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祝融峰喜霁》
《登祝融峰喜霁》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仰止扶藜鬓发苍,恰当风雨暗三湘。

为谁一辟天无际,及我重来日未央。

江过数州多曲折,山缘长亩半青黄。

老僧耐得从头问,问到吴门竟渺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zhùróngfēng
sòng / chénliáng

yǎngzhǐbìncāngqiàdāngfēngànsānxiāng

wèishuítiānzhòngláiwèiyāng

jiāngguòshùzhōuduōzhéshānyuánchángbànqīnghuáng

lǎosēngnàicóngtóuwènwèndàoménjìngmiǎománg

翻译
白发老者持杖而立,正值风雨笼罩三湘大地。
他为谁开辟出无边的天空,直到我再次来访时,太阳还未落山。
江水穿越众多州县,河道弯曲,山峦起伏,田野间青黄相间。
老僧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但当我问到吴门(苏州)之事,却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仰止:敬仰,此处指老者。
扶藜:手杖,代指老者。
日未央:太阳尚未落山,表示时间尚早。
吴门:古地名,指苏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傅良登祝融峰时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仰止扶藜鬓发苍",通过"扶藜"和"鬓发苍"刻画出诗人年迈却坚韧的形象,他步履蹒跚地攀登祝融峰,显得有些沧桑。"恰当风雨暗三湘",写出了登山时的天气状况,风雨交加,使得湘江两岸的景色更加晦暗,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为谁一辟天无际,及我重来日未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惊叹,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欣赏这壮丽的风景,而他自己在日落时分再次登临,寓意着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江过数州多曲折,山缘长亩半青黄",进一步描绘了湘江蜿蜒流经多个州郡的景象,山峦起伏,田野间青黄相接,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变化。

最后两句"老僧耐得从头问,问到吴门竟渺茫",诗人以老僧自比,虽然年迈,但仍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询问着眼前的景致,然而当他问及更远处的吴门(可能指吴地的名胜),却发现自己的视野变得模糊不清,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迷茫和未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陈傅良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哭叶孝锡教授

瘴云深处死,太息柰君何。

诗友俱来吊,埋铭久未磨。

箕裘无子继,书画落人多。

旧宅今移主,斜阳掩涕过。

(0)

送张守秘丞二首·其一

斗垒那堪数旱饥,君侯苦节未为非。

宾筵虽画何尝卜,雩祷于天且不违。

岁俭粟输仓氏少,郡贫饷入洛阳稀。

老农夹道攀辕叹,作么携琴载鹤归。

(0)

秋暑

□□七月热,如焚复似烹。

炼成女娲石,烈甚祖龙坑。

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

黄昏一阵雨,高枕听韶声。

(0)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其七

光尧仓卒幸山阴,或者讹传跸再临。

长算决于春思殿,捷书来自杀胡林。

奔逃尤甚骑猪窘,惩创从前饮马心。

强作凯歌殊下俚,不如商颂有遗音。

(0)

李园有怀孚若

曾与山公醉不归,李园水竹尚依稀。

钿车疾取春莺唱,铁笛潜惊宿鸟飞。

昔把蟹螯同酒盏,今持马策叩城扉。

溪头一片无情月,偏照愁人泪满衣。

(0)

观元祐党籍碑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加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