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郭次甫》
《东郭次甫》全文
明 / 冯惟敏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送子游东岳,五月渡长淮。

谁言独往人,中道临常乖。

乘流岂不返,何以安予怀。

一诺重平生,三年今始谐。

心期在山水,所贵敦朋侪。

秋日动遐思,良夜閒高斋。

萤火照裳衣,蟋蟀鸣庭阶。

何时披素襟,一笑遗形骸。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冯惟敏的作品《东郭次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送子游东岳,五月渡长淮”,开篇即点明了送别友人前往东岳(泰山)的场景,五月时节,友人过长淮(淮河),踏上旅程。这一句不仅交代了时间与地点,也预示了离别的氛围。

接着,“谁言独往人,中道临常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独自远行的担忧与不舍。诗人似乎在问,谁说独自前行的人不会遇到意外?这句中的“中道”和“常乖”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与可能遭遇的困难。

“乘流岂不返,何以安予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友人的远行,诗人既希望友人能顺利返回,又担心友人的安全,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一诺重平生,三年今始谐”两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承诺的重要性。诗人感慨,一个承诺胜过一生的交情,而这次友人终于实现了三年前的约定,这份喜悦与感慨交织在一起。

“心期在山水,所贵敦朋侪”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重视。他认为,与朋友共赏山水之美,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秋日动遐思,良夜閒高斋”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友人在秋日夜晚,独坐高斋,思绪万千的情景。这种情景既是对友人孤独的想象,也是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思考。

“萤火照裳衣,蟋蟀鸣庭阶”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萤火虫的微光与庭院中蟋蟀的鸣叫,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最后,“何时披素襟,一笑遗形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与友人相聚,抛开世俗的束缚,共享欢笑,忘却一切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旅途、友情、自然景色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冯惟敏
朝代:明   字:汝行   号:海浮   籍贯:明山东临朐   生辰:1511—1590

(1511—1590)明山东临朐人,字汝行,号海浮。冯惟重弟。嘉靖十六年举人。官保定通判。能诗文,尤工乐府。所著杂剧《梁状元不伏老》盛行于时。有《山堂词稿》、《击节余音》。
猜你喜欢

端阳竞渡

湘人相恤事堪歌,万古忠魂吊汩罗。

挝鼓共知皆醉好,夺标其奈独醒何。

红尘队里挥金勒,白苧香前望碧波。

何处却来迂腐客,楚骚歌罢一滂沱。

(0)

秋闺词

秋风杨柳凋金缕,落日芙蓉照芳渚。

银屏翠被不胜秋,锦鞭白马游何处。

薰笼斜倚到黄昏,月上梧桐正掩门。

嫁来不识门前路,万里相随空梦魂。

(0)

早朝六首·其一

未央朝谒正逶迤,北极长尊仰圣时。

曙色惭分双阙下,春光欲上万年枝。

云开五凤楼层矗,花覆千官淑景移。

四海一家无事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0)

悼亡二十五首·其七

苍茫罗袖满尘埃,肯信愁肠日九回。

不见玉颜空死处,碧山明月照苍苔。

(0)

墨牡丹为冀文华题

百卉千葩让此花,一枝浓艳受风斜。

洛中春去尧夫老,从此风光属冀家。

(0)

诸葛瑾

择所栖身大丈夫,阿兄相蜀子归吴。

滔滔汉贼何须数,大耳郎君认得无。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