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相恤事堪歌,万古忠魂吊汩罗。
挝鼓共知皆醉好,夺标其奈独醒何。
红尘队里挥金勒,白苧香前望碧波。
何处却来迂腐客,楚骚歌罢一滂沱。
湘人相恤事堪歌,万古忠魂吊汩罗。
挝鼓共知皆醉好,夺标其奈独醒何。
红尘队里挥金勒,白苧香前望碧波。
何处却来迂腐客,楚骚歌罢一滂沱。
这首《端阳竞渡》由明代诗人梁储所作,通过对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屈原忠魂的缅怀与对世俗浮华的反思。
首句“湘人相恤事堪歌”,开篇即以湘水流域的人们相互救助之事为题,引出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传统活动,暗含着对屈原精神的颂扬。接着,“万古忠魂吊汩罗”一句,直接点明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深层意义,表达了对这位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
“挝鼓共知皆醉好,夺标其奈独醒何”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龙舟竞渡时热烈欢快的场景,鼓声震天,众人欢腾;另一方面则通过“独醒”这一形象,暗喻屈原的高洁品质和不同流俗的精神追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屈原形象的独特魅力。
“红尘队里挥金勒,白苧香前望碧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描述了世俗社会中人们追逐名利、奢华的生活状态,后句则通过“白苧香”与“碧波”的意象,象征着屈原高尚情操与自然和谐之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最后,“何处却来迂腐客,楚骚歌罢一滂沱”两句,以问句的形式收尾,既是对那些不理解或轻视屈原精神之人的质问,也是对屈原诗歌艺术的赞美。通过“楚骚歌罢一滂沱”的形象描绘,不仅展现了屈原诗歌的感染力,也暗示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深切共鸣与强烈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龙舟竞渡这一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巧妙地融入了对屈原及其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稗草化稻疑谈空,我有异麦真年丰。
三歧鼎足如争雄,两歧对秀攒眉峰。
棣华英粲花影重,黄云列阵翻春风。
问此厥初何所从,涂山之阳一牧童。
手持足接复一翁,三十八双来无穷。
庆元道大天下公,渐渐擢芒瑞时雍。
不生内地生边封,天以德致惊诸戎。
周家之始西徂东,彼疆为密此界崇。
已而率育四海同,帝命盖自贻牟通。
渔阳昔当汉之隆,亦有此瑞堪形容。
氓谣不上甘泉宫,私以誉守疑非恭。
濠梁献祥不一逢,一生二生重熙中。
今年分外佳气浓,疆吏岂敢贪天功。
归禾拟奏区区忠,仄闻圣德方谦冲。
班春于郊但劝农,谕以种麦莫懒慵。
大麦更戒细细舂,明年从驾巡崆峒,此饭要到滹沱供。
《瑞麦谣一首》【宋·王阮】稗草化稻疑谈空,我有异麦真年丰。三歧鼎足如争雄,两歧对秀攒眉峰。棣华英粲花影重,黄云列阵翻春风。问此厥初何所从,涂山之阳一牧童。手持足接复一翁,三十八双来无穷。庆元道大天下公,渐渐擢芒瑞时雍。不生内地生边封,天以德致惊诸戎。周家之始西徂东,彼疆为密此界崇。已而率育四海同,帝命盖自贻牟通。渔阳昔当汉之隆,亦有此瑞堪形容。氓谣不上甘泉宫,私以誉守疑非恭。濠梁献祥不一逢,一生二生重熙中。今年分外佳气浓,疆吏岂敢贪天功。归禾拟奏区区忠,仄闻圣德方谦冲。班春于郊但劝农,谕以种麦莫懒慵。大麦更戒细细舂,明年从驾巡崆峒,此饭要到滹沱供。
https://shici.929r.com/shici/csgIJe.html
竹门固无锁,俗客自不开。
而欲挟彼态,使我变所怀。
乡原善同俗,于德则有乖。
乃知违世人,所贵在幽栖。
客有爱我甚,命驾来冲泥。
怜我与俗异,欲我与世谐。
甚知客言是,甚知余心迷。
渊明饮酒诗,赓以遗客回。
文章久矣乏正气,作者付谁传位置。
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
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
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
君今乘槎问星汉,名已籍仙政何患。
蚕茧工夫何足筹,龙墀勋业须早办。
作诗赠君当马鞭,梅花送春入冷边。
与君同舍我无缘,天其或者须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