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冈如抱,对神标华发,千古风流未消歇。
自沉香亭北,咏罢名花,归来后,处处题诗留碣。
东篱曾种菊,一种高情,应与柴桑共超越。
采石暮江边,宫锦沉埋,更难觅、谪仙香骨。
料乘醉、狂魂定重来,忽飞上峰头,化为明月。
层冈如抱,对神标华发,千古风流未消歇。
自沉香亭北,咏罢名花,归来后,处处题诗留碣。
东篱曾种菊,一种高情,应与柴桑共超越。
采石暮江边,宫锦沉埋,更难觅、谪仙香骨。
料乘醉、狂魂定重来,忽飞上峰头,化为明月。
此词《洞仙歌》由清代词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历史感的画面。词中以“层冈如抱”开篇,巧妙地将山峦比作怀抱,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对神标华发,千古风流未消歇”,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风流韵事的追忆。
“自沉香亭北,咏罢名花,归来后,处处题诗留碣。”这一句通过描述诗人咏花题诗的情景,展现了文人的雅兴与情感寄托。沉香亭北的名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而“东篱曾种菊,一种高情,应与柴桑共超越”,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情感与陶渊明的隐逸情怀相联系,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采石暮江边,宫锦沉埋,更难觅、谪仙香骨。”这一段则将视线转向历史深处,提及李白(谪仙)的故事,用“宫锦沉埋”暗示其才华与命运的双重失落,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与敬仰。最后,“料乘醉、狂魂定重来,忽飞上峰头,化为明月”,以浪漫的想象收尾,似乎预示着诗人灵魂的永恒存在,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不朽的明月,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及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沧洲缥缈接青冥,中有仙家萱为庭。
庭前一夜春风起,春日曈昽照阶戺。
森森萱叶何青葱,袅袅萱花吐金紫。
共道此花应有神,托根日与松芝邻。
松柯如石芝如菌,芝为颜色松为身。
可比昆崙老桃树,一度花开三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