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云断画巢倾,古壑烟泉送梵声。
莲叶污泥归解脱,元天北宿梦峥嵘。
吐如有息顽心换,鍊到难磨道骨成。
那得生公常拄锡,为渠洒露说无生。
石梁云断画巢倾,古壑烟泉送梵声。
莲叶污泥归解脱,元天北宿梦峥嵘。
吐如有息顽心换,鍊到难磨道骨成。
那得生公常拄锡,为渠洒露说无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之美。首联“石梁云断画巢倾,古壑烟泉送梵声”以石桥断裂、画巢倾倒和古壑中烟雾缭绕、泉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梵音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悠扬,仿佛是大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鸣。
颔联“莲叶污泥归解脱,元天北宿梦峥嵘”运用了莲花与污泥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净化与重生,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元天北宿则可能寓指某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或梦想,通过梦境的描述,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颈联“吐如有息顽心换,鍊到难磨道骨成”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炼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通过“吐如”与“顽心”的对比,以及“鍊到”与“道骨”的形成,强调了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修行,可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道德的升华。
尾联“那得生公常拄锡,为渠洒露说无生”引用了佛教故事中的生公说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像生公一样,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慈悲,为他人揭示生命的真谛,引导他们走向解脱的道路。这里的“无生”既是对佛教生死轮回观念的体现,也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