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罗袖满尘埃,肯信愁肠日九回。
不见玉颜空死处,碧山明月照苍苔。
苍茫罗袖满尘埃,肯信愁肠日九回。
不见玉颜空死处,碧山明月照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悼念亡夫时的内心痛苦与哀思。首句“苍茫罗袖满尘埃”,以“罗袖”象征女子的衣物,满布尘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哀伤的累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肯信愁肠日九回”,直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愁苦之深,仿佛她的思绪在每日里循环往复地回转,难以自拔。
“不见玉颜空死处”,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比生者与死者,强调了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思念与遗憾。她无法再见到亡夫的容颜,只能在空荡荡的死亡之地怀念,这种无力感和失落感强烈而深刻。最后,“碧山明月照苍苔”,以自然景象收尾,碧绿的山峦、明亮的月光与青苔相映成趣,既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也暗含着对亡者的永恒怀念与哀悼之情。整个画面静谧而哀婉,充满了对逝去生命的深深感慨和对爱情的无限追忆。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
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