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琴咏》
《秋琴咏》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

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

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

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

(0)
注释
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月彩:月光的色彩。
悲秋:秋天引发的悲伤情绪。
拥琴:怀抱琴。
朱弦:红色的琴弦。
无云山雨:没有云彩的山间雨水。
松风:松树间的风。
万籁:万物的声音。
天地寂:天地间寂静无声。
翻译
岩石上的花朵映照着月光,井边梧桐叶上露珠滚动。
面对秋天的凄凉景象,心中不禁有所感触,我抱着琴坐在西墙边。
古老的乐音轻轻拂过红色的琴弦,一曲过后,万千思绪仿佛都被洗涤。
山间没有云彩,只有雨点飘落,松林中风声寒冷而细碎。
鱼儿和龙儿都静听这音乐,天地间万籁俱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秋琴咏》。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诗人在秋天静坐于西壁之下,以琴声抒发对秋天的感慨和思索。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一句,描绘了秋夜清冷中自然界的宁静美景。岩上的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明,而井边的桐叶上挂着露珠,一颗颗如珍珠般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接着"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的感伤之情。秋天总能引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思索,诗人便在这样的心境中,抱着琴坐在西墙下。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则是说诗人轻抚琴弦,发出了古老而深沉的声音。每一次琴声的流淌,都能洗涤掉内心的万千思绪。

"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中,尽管天空中没有云朵,但忽然间山间传来了细微的雨声,而远处的松林则在秋风中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与琴声交织在一起,为诗人营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表达了诗人的琴声吸引了山中的鱼龙都来聆听,而周遭的世界也因此变得异常安静。这里的“鱼龙”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琴声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天深沉的情感体验以及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沟通。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三

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

且任横肱睡,何妨举世忘。

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

午梦醒香茗,扶藜过小冈。

(0)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二

柴桑归汲汲,幽思向谁言。

流水长随步,青山自绕门。

肩舆僧社月,草座野人樽。

指点重阳菊,丛丛又满园。

(0)

项羽庙二首·其二

商山人亦解歌讴,识破些儿可便休。

心胆果甘秦虎豹,丹青宁作汉伊周。

一时草莽谈今日,千古云山自九州。

欲把升沈问遗老,白云西去水东流。

(0)

东墅

门外青山自不群,杖藜消得几回春。

状元一饭谋仍拙,若个诸郎有几人。

(0)

罗浮归次石斋先生韵二首·其二

看云遭鹿过,弄水见龙留。

宝聚光须掩,声凡律岂投。

毫毛即天宇,泰华亦针头。

道眼无遗照,吾言愧浪浮。

(0)

望湖亭忆别

望湖亭上访坡仙,倚遍危栏思渺然。

彭蠡波涛翻白雪,匡庐林壑拥晴烟。

客舟来往西风里,僧刹高低夕照边。

遥忆故交分袂处,大姑山下水连天。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