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杨柳凋金缕,落日芙蓉照芳渚。
银屏翠被不胜秋,锦鞭白马游何处。
薰笼斜倚到黄昏,月上梧桐正掩门。
嫁来不识门前路,万里相随空梦魂。
秋风杨柳凋金缕,落日芙蓉照芳渚。
银屏翠被不胜秋,锦鞭白马游何处。
薰笼斜倚到黄昏,月上梧桐正掩门。
嫁来不识门前路,万里相随空梦魂。
这首《秋闺词》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在秋日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秋风杨柳凋金缕”以秋风中杨柳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落日芙蓉照芳渚”则通过夕阳下芙蓉花的映照,展现出一种虽美却短暂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迭、美好易逝的主题。
“银屏翠被不胜秋”一句,将女子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相连,银屏与翠被虽是奢华之物,但在秋风中却显得难以承受,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锦鞭白马游何处”则通过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担忧。
“薰笼斜倚到黄昏,月上梧桐正掩门”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夜晚的孤独场景。薰笼的温暖与月光的清冷形成对比,梧桐掩门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嫁来不识门前路,万里相随空梦魂”两句直抒胸臆,女子感叹自己嫁入此家后,连门前的路都已遗忘,只能在梦中追随远行的丈夫。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女子与丈夫分离的现实,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秋闺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