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食笋》,主要描绘了春天竹笋生长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竹笋的喜爱和珍惜之情。首句“花事阑珊竹事初”形象地写出春末之际,花朵凋零而竹笋开始蓬勃生长的时节。次句“一番风味殿春蔬”则强调竹笋作为春季蔬菜的独特风味,是时令佳肴。
接下来,“龙蛇戢戢风雷后”运用比喻,描述竹笋在风雨洗礼后如龙蛇般挺立,充满生机。而“虎豹斑斑雾雨馀”则描绘了竹笋表面的纹理,如同虎豹斑纹,显得坚韧有力。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竹笋坚韧品质的赞赏。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一句,以“此君”代指竹子,表达出诗人希望竹林繁茂,竹笋不断,这样就不必担心日常饮食中缺少美味的鱼肉。最后两句“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诗人叮嘱要珍惜竹笋,不仅因为其美味,更因其能遮风挡日的实用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既展示了竹笋的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愿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竹冈先生一世贤,如何断我百十弦。
苦哉几枕黄鹤梦,天风吹到吴江边。
先生手提绿玉鞭,跨驴与我说去年。
梦中记得去年别,缚鸡提酒送上船。
明年奇章观前泊,捩手烹鸡持酒酌。
饱歌醉舞插梅花,几夜月中记说著。
谁知相逢刘太史,拭目云烟新落纸。
便从太史使之年,恁时祗谓黄河底。
书生欢喜斯文寿,嘱下楚云楼上酒。
菊花九日是明朝,遥望长眉三稽首。
一池汉水秀可餐,十年借我江南看。
阴山夜半黑风起,此水与我心都寒。
可惜野狐不革面,当来栖凤俱生翰。
湖亭谢荷著句稳,霜月记忆浮杯宽。
端期岁晚同不朽,报答地主老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