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啼花乱好良辰,客里东风日日新。
春色醉人无远近,不知今是异乡身。
鸾啼花乱好良辰,客里东风日日新。
春色醉人无远近,不知今是异乡身。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题为《池阳野步遣兴》。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却在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首句“鸾啼花乱好良辰”,以鸾鸟的啼鸣和繁花的纷乱,营造出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时光。鸾鸟的啼声,不仅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由。花乱则暗示了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色彩斑斓,充满了生命力。
次句“客里东风日日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他是一位旅居异乡的客人。然而,尽管身处异乡,东风却日日更新,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变化。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了生活中的机遇与转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第三句“春色醉人无远近”,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春色不仅让人心醉,而且不分远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春天的魅力。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态度。
最后一句“不知今是异乡身”,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在享受春色的同时,诗人意识到自己身处异乡的事实。然而,这种意识并未带来悲伤或孤独感,反而更加凸显了他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变化的乐观态度,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