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忆少年》
《十二时/忆少年》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忆少年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至冬初的萧瑟景象,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独处时光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色渐浓、夕阳西下的画面,通过“衰”、“晚”和“红叶”,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氛围,西风带来了树叶纷飞的景象,而远处的溪水也似乎在低语,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意境。

“燕去鸿归音信绝”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燕子和鸿鹄分别象征着春天和秋天的迁徙,这里通过它们的离去,表达了与旧友失联的哀愁。

"问黄花、又共谁折" 这一句则是对黄花(可能指菊花)的提问,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寂静无声的秋天里,还有谁能和他一起赏析这孤独的美丽。这里的“折”字包含了欣赏之意,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这两句则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情境——边塞上的征人在寒冷的季节里,最为牵挂的是家人的温暖。诗人通过“最愁”和“送寒衣”,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连续不断的秋景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断绝以及个人孤独处境的感慨。在这里,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每一句都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追寻和缅怀。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忆故园兄弟

故园兄与弟,一别又经秋。

昨夜相思梦,分明到广州。

(0)

题南台周老商山水

中峰佳气碧氤氲,清制萝衣慕隐君。

一曲鉴湖堪醉月,半空盘谷可栖云。

悬崖古木霜前落,远屿馀霞鸟外分。

我欲相从赋归去,西山鸾鹤日为群。

(0)

焚龙涎香

夜静香烟入杳冥,草堂犹似带龙腥。

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

(0)

寿太宰虞坡杨公

周家师保汉尚书,翊赞三朝白发初。

曳履更趋金阙早,抡才长到夜窗虚。

殿中圣主流清盼,海外夷人问起居。

自岳降申天意在,古来寿者定无如。

(0)

寄赠王颍州

为政风流世所无,一时声价满留都。

褰帷夜动长淮月,省稼秋过十里湖。

楚地有人歌召杜,汉家从郡起公孤。

他年南国怀恩泽,定向甘棠咏大夫。

(0)

送吕山人往邯郸谒吕祖祠

我读枕中记,已厌邯郸尘。

君去访灵迹,复临漳水滨。

漳水西来几百里,长途日晚红尘起。

行人只解问黄梁,不悟卢生今亦死。

旧日丛台今若何,沧海桑田变已多。

名利驰驱人易老,白头犹向祠前过。

祠内真君是阿祖,清宵应得梦中语。

落落区寰吾与汝,终南太白在何处。

玄关消息肯相传,与君去去学长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