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
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
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燕石无光晶。
北人贵竹如贵玉,直以高价酬丹青。
衡开文幅直踰咫,不见枝梢见根柢。
恍疑湘浦推篷行,䬃雨惊飙过双耳。
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
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
珊瑚水冷鱼龙藏,此翁一去魂茫茫。
江山有神故物在,环佩无声凉夜长。
东吴老子图书散,南国诸生思未忘。
重向玉堂修竹谱,须将僵竹记筼筜。
昆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
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
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燕石无光晶。
北人贵竹如贵玉,直以高价酬丹青。
衡开文幅直踰咫,不见枝梢见根柢。
恍疑湘浦推篷行,䬃雨惊飙过双耳。
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
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
珊瑚水冷鱼龙藏,此翁一去魂茫茫。
江山有神故物在,环佩无声凉夜长。
东吴老子图书散,南国诸生思未忘。
重向玉堂修竹谱,须将僵竹记筼筜。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题夏仲照墨竹横卷盖陈缉熙先生故物也》是一首赞美墨竹艺术的诗。诗人首先赞扬了画家夏老仲照的技艺高超,他的画作如同开云种玉,展现出墨竹的峥嵘姿态。接着,诗人通过“千条万叶入霄汉”描绘出竹子的繁茂和气势,暗示其超越寻常草木的非凡品质。
诗人进一步强调夏老的画作具有独特的魅力,使得燕石都失去了光彩,反映出他对墨竹的生动刻画。他笔下的竹子价值连城,如同北方人珍视美玉,被赋予了极高的艺术评价。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画面中的竹枝与根部,犹如湘浦行舟,风雨声中带来清新之感。
诗中还借九疑山的高远和洞庭湖的清澈,象征夏老的画作深远意境,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和谐。诗人感叹画中竹子的静谧与神秘,仿佛能引来天籁之音,让人沉醉于其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缉熙先生的怀念,以及对墨竹艺术传承的期待,希望后人能继续研究并发扬这种艺术。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是对墨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背后精神的敬仰。
正惆怅、绿迷烟树。梦隔红楼,暗愁如许。
燕子衔花,此时春满画桥路。
旧游难续,还只恐、流莺去。
独自立苍苔,记那日、弓鞋同步。延伫。
怨东风易老,两地锦笺慵赋。恹恹意绪。
但镜里、恨添眉宇。
闭闲门、暗数韶光,枉过了、几番晴雨。
又满院浓荫,生怕蝶来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