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登场秋已深,暮天寒日起层阴。
不论世路有夷险,但觉此心无古今。
黄帽青鞋聊自适,高山流水付知音。
解鞍野寺黄昏后,犬吠疏篱鸦满林。
禾黍登场秋已深,暮天寒日起层阴。
不论世路有夷险,但觉此心无古今。
黄帽青鞋聊自适,高山流水付知音。
解鞍野寺黄昏后,犬吠疏篱鸦满林。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稻谷成熟,暮色渐浓,寒日低垂,云层堆积的景象。诗人以“不论世路有夷险,但觉此心无古今”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强调内心的恒定与超脱。接着,“黄帽青鞋聊自适”,诗人穿着朴素的衣帽,悠然自得地行走,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高山流水付知音”,比喻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友谊,如同高山流水般清澈而永恒,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欣赏。“解鞍野寺黄昏后,犬吠疏篱鸦满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野外寺庙休息,周围是犬吠声声,稀疏的篱笆间,乌鸦栖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会,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静、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