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砺四首·其四》
《十一砺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素持不杀戒,一视齐冤亲。

今遭此大恶,不报无天伦。

况闻曾子语,不取姑息仁。

实为不得已,挺身事经纶。

苟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

负固变诈者,我恕佛亦嗔。

直期后世后,弗忍为逆臣。

惟愿吾与汝,同归天德淳。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十一砺四首》之四。诗中以“素持不杀戒”开篇,表达了诗人坚守道德底线,秉持慈悲为怀的态度。接着,“一视齐冤亲”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世间一切众生的平等看待,无论遭遇何种苦难,都应保持公正和同情之心。

“今遭此大恶,不报无天伦”则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极端不幸时,人应当勇于承担,不逃避责任。接下来的“况闻曾子语,不取姑息仁”,引用儒家经典中的故事,强调了不应纵容邪恶,而应坚持正义的原则。

“实为不得已,挺身事经纶”表明了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正义和大局,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应勇往直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复杂时代背景下,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的决心。

“苟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犯错者的宽容和希望,鼓励人们能够从错误中觉醒,改正错误,重新开始。这一句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最后,“负固变诈者,我恕佛亦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顽固不化、欺诈他人的行为持有宽容与谴责并存的态度。同时,诗人也提醒自己和他人,即使在宽恕他人时,也要警惕佛法的教诲,避免被欺骗。

“直期后世后,弗忍为逆臣”则是诗人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景,希望后人能以正直之心,避免成为背叛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惟愿吾与汝,同归天德淳”则以一种超越个体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全人类共同追求道德高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也有对社会正义的呼吁,以及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雪霁捕鱼图

群鱼何日举舟师,玉海瑶山欲霁时。

正是严冬当设脍,老翁香饭必先炊。

(0)

春晓杂兴

挑尽残灯梦欲迷,子规催月小楼西。

纱窗偷眼天将晓,无数宿禽花下啼。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二边庭

角声吹裂肺肝愁,说与将军莫逗留。

男子生当侯万里,死判马革海西头。

(0)

旅馆

仆行方请息,旅馆复相招。

小市三家聚,前村五里遥。

茅柴侵熟饮,松叶带生烧。

犹有斜阳在,行吟忽断桥。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一贫女

春风有分到儿家,也插花枝表岁华。

但得作嫔君子室,随宜妆遣不须奢。

(0)

和颜长官百咏·其八农桑

农父眉头百念攒,雨愁烂死旱愁乾。

龙神社鬼烧香遍,不到秋成睡得安。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